平潭:见证“海上丝路”的前世今生

2022-06-16 20:56:17 来源:平潭网 作者:文字丨林彤欣 李序拓 林彬彬 图片丨江信恒

一头连着历史,一头面向未来。16日,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福建(平潭)基地暨福建水下考古(平潭)基地正式揭牌,对平潭国际旅游岛、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乃至“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平潭地处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历史上是经东洋、南洋、以及西北太平洋到印度洋的要塞,有南北海上走廊的美誉。千余年来,复杂的海况、大风天气和星罗棋布的礁石,给平潭海域留下了丰富的水下瑰宝。

图片

“碗礁一号”沉船海域

福建省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羊泽林介绍,自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水下考古诞生以来,福建就成为水下考古的重镇,先后开展了一系列调查、发掘工作,其中最为重要的水下考古发现还是在平潭海坛海峡。

图片

图片

2005年,国家、省市组成联合考古队,对“碗礁一号”清代沉船开展抢救性水下考古发掘,1.7万多件精美的清代康熙时期的江西景德镇青花瓷,重见天日,惊艳世人。

图片

此后,娘宫五代沉船、西南屿宋代沉船以及九梁礁明代沉船遗址被相继发现……这些水下文化遗存时代序列完整,从五代一直延续到清代,是西太平洋地区水下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海域之一,是建设福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重要实物佐证。

图片

出水沉船内的各类瓷器标本

图片

清康熙青花渔家乐浅腹碗

图片

从海底出水的越窑瓷器(五代沉船遗址)

“堪称‘中国的水下遗址博物馆’。”羊泽林说,如果将海坛海峡水下遗存发现的各类陶瓷器,从它们的出水地点与同时代的同类型器物在海外的发现地相联系,就可以看出它们当时的目的地或路线图;再链接这些陶瓷器可能的出发港与它们的产地和窑口,便可大体勾勒出当时的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网络。

图片

目前,平潭海坛海峡水下遗址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国沿海首个国家级水下遗址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福建乃至全国已知水下遗存分布最为密集、内涵丰富且文化面貌相对明确的水下遗存分布区。

一直以来,平潭都非常重视海坛海峡水下遗址的保护和发掘。争取将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福建基地和福建水下考古基地延伸到平潭,就是实验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要指示的具体举措。

“平潭海坛海峡水下文化遗产之丰富在国内应该是首屈一指,两个基地的建成未来可以更好地发挥近海之便,为保护和考古调查提供更加便利支撑和后勤保障,期待平潭基地能够做成中国水下考古基地的一个样板。”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梁国庆表示,我们国家目前正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福建又处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地位,基地的建立,恰恰是在福建沿海这个关键的区域,它对整个未来水下考古工作的开展,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保障作用,也能为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奠定良好基础。

图片

平潭海坛海峡水下考古遗址公园规划效果图

未来,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福建(平潭)基地将全面承担福建水下考古调查发掘、文物修复、科研培训、学术交流等工作,必将在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和中华文明阐释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将更好地服务于我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为我国海洋文明传播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作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詹翔宇

最热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