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岛多所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2025-09-16 09:30:54 来源:平潭网 作者:冯荣 文/摄部分图片由采访对象供图

九月伊始,白露微凉,正是秋种好时节。近日,岚岛多所幼儿园将课堂延伸至田间地头,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孩子们躬身俯首,有的合力收花生,体验丰收喜悦;有的亲手栽下秋季菜苗,等待新绿破土、生机勃发。劳动声中夹杂欢呼,泥土之上见证成长,育苗亦育心,一幅秋日劳作画卷在田间地头温暖铺展。

image.png

平潭东升幼儿园幼儿在采摘花生。

因地制宜 在沙壤地上种植花生

秋阳煦暖,映照着一方小小的种植园。在平潭东升幼儿园外,一片沙质土壤正适合花生生长——这是教师们精心挑选、因地制宜开辟的“花生种植区”。一群幼儿有序走进田里,挽起袖口,弯腰俯身,抓着泛黄的花生枝叶,将一株株带着圆润饱满果实的花生连根拔起。

“要抓住,再慢慢往上拔,花生才不会断哦!”“快看,我的筐快要装满啦!”……孩子们一边忙碌,一边兴奋地讨论,比一比谁篮中的花生堆得更高。大一班的高文兮成了当之无愧的“收获小冠军”,他高高举起篮子,雀跃地喊道:“老师您看!我摘了这么多!”

image.png

平潭东升幼儿园幼儿展示采摘的花生。

这些收获,源自三个月前孩子们亲手播下的种子。结合平潭秋季气候温暖、沙壤排水性好的特点,平潭东升幼儿园特别选择了花生这一适合本地生长的作物。从种植到收获,由幼儿全程参与体验。采摘后的花生经过脱壳、清洗和烹制,变成了煮花生、炸花生和香浓的花生牛奶。孩子们分工协作,有的摘花生,有的洗花生,有的调配口味,浓郁的花生香气很快弥漫在整个幼儿园。

“哇!这是我们自己种、自己摘的花生!”中一班的林延希拍手跳跃,兴奋地说:“变得香喷喷的啦!”

image.png

平潭东升幼儿园幼儿学煮花生。

种植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初期,常有鸟儿来啄食种子,孩子们与老师一起想办法,利用海边常见的树枝和彩带,制作出随风飘动的驱鸟装置——既环保又有效,也融入了本土智慧。因恰逢暑假,这场收获的喜悦特意延至九月,成为新学期最好的见面礼。

平潭东升幼儿园园长林晓瑛表示,利用岚岛沙质土壤和气候特点开展劳动教育,让孩子们从耕种、管理到收获、制作,全程参与一种作物的生命历程,是他们“因地制宜”设计园本课程的重要方式。“我们不仅仅是在种花生,更是在孩子心中种下爱劳动、善合作、懂感恩的种子。”林晓瑛说。

融合课程 在汗水中感知生命成长

秋风送爽,平潭城关第二幼儿园“小小农场”迎来播种季。9月9日,一场以“蔬果种植”为主题的劳动课程火热开启。不同于传统的种植体验,这场劳动课与班级主题课程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了让孩子亲手触摸泥土、播撒种子,在劳动与期待中感知生命成长的韵律。

image.png

秋日,阳光正好,平潭城关第二幼儿园“小小农场”真热闹。

这一方农场成了孩子们探索自然的乐园。孩子们手握小铲子、提着洒水壶,兴致勃勃地开始了种植之旅。挖坑、填土、洒水、播种……一个个忙碌的小身影,仿佛化身“绿色小使者”,正在完成一件庄严而有趣的大事。

在中五班种植区,教师念晗欣正在开展一堂生动的自然科学课。“樱桃萝卜是根茎类蔬菜,喜欢现在的温差,会长得特别快。而草莓需要更多耐心。”她一边讲解,一边示范松土、播种和盖土的技巧。孩子们睁大求知的眼睛,小心翼翼地将种子埋入土中,轻轻浇水,仿佛在进行一场与土地的对话。

在大四班《小小农人探索记》的课程框架下,教师引导幼儿用不同形状的小木棍测量间距、确定播种位置,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自然融入劳动实践。“我把上海青的种子种在这里啦,以后每天都要来照顾它!”大四班的周思拧的眼中满是期待。

image.png

平潭城关第二幼儿园幼儿在浇水。

种植结束后,孩子们每天都会来户外种植区照顾蔬果,定期观察、记录农作物生长情况。平潭城关第二幼儿园教研主任李莹莹表示,园所注重将劳动教育与主题课程融合,依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规律,精心设计了以种植为核心,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系列课程。“让孩子们在亲手种植、照料、观察和收获的过程中,不仅学习自然科学知识、提升动手能力,更在充满乐趣的劳动体验中感知生命的循环与成长,培养责任感、合作意识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这个秋天,种子已在泥土中安家,而教育的果实,正在孩子们的心中悄悄发芽。在主题课程引领下的劳动教育,让孩子们不仅收获了劳动的快乐,更获得了全方位的成长体验。

责任编辑:郭颖

最热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