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憨憨的石头”!

2022-05-10 10:18:50 来源:平潭网综合自凤凰卫视 作者:采访者供图 资料图

“岛”的魅力在于
海的包容,风的温柔
还有山上的石头默默相伴
在福建平潭岛
人们利用“憨憨的石头”
盖起了可爱至极的房子
一栋栋造型别致实用性极强的石头厝
正述说着最纯正的“平潭记忆”

图片

5月8日晚7点

凤凰卫视建筑赏析类节目

《筑梦天下》推出

《致奔赴山海的你——平潭石头厝》

深度讲述平潭的石头技艺

让平潭的石头厝

圈粉无数

平潭

四面环海

背依大陆

东望台湾

位处海峡西北突出部

闽江口的源源流沙

台湾海峡的“过堂风”

造就了它独特的

地缘环境与地景资源

也形塑出海岛特有的人文生态

图片

“厝”在福建方言里

是古建筑、老房子的意思

厝与石头

在百年间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

在过往的渔村岁月里

它们是渔家船民的最佳伴侣

图片

图片

透过平潭石头厝

古朴斑斓的面貌

稳重坚硬的质地

短街窄巷的格局

往往能体悟到

海岛民生多艰的过往

群族坚韧乐观的禀赋

以及邻人家长里短的温情

图片

图片

△节目在平潭的取景拍摄地

正是那弥漫于

井栏炊烟间的记忆

镌刻着海岛人

坚若磐石的乡土情怀

图片

△节目组在平潭取景拍摄

平潭现存的石头厝

主要集中在三个时期

一是清中后期

二是清末民初及民国后期

三是建国后的七八十年代

在各个时期的石头厝数量上

时代越近,数量越多

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但从各个时期

石头厝主要形态类型上看

则有着明显的发展变化

图片

图片

四扇厝是平潭最主要

也最基本的民居类型

“四扇三间”

中间为厅,两边为房

厅堂的面宽一定是大于左右房的面宽

是家族生活聚会的公共核心空间

图片

单层四扇厝

民间俗称“过楣了”

意思是过了门楣就封顶了

后期四扇厝发展成两层建筑

厅堂有挑空、不挑空两种格局

不挑空的多将佛龛、祖龛移设于二楼

使二楼前厅成为专门祭祀场所

图片

上个世纪的前半叶

社会情势动荡不堪

天灾人祸接二连三

岛民生计水深火热

许多平潭人含泪辞别亲人

背井离乡

出洋去番

为生存争取最后的希望

图片

他们靠着

勤劳的双手

聪明的头脑

不仅活了下来

有的更是发家致富

纷纷回乡盖房起厝

初衷

或为衣锦还乡光宗耀祖

或为照顾亲族资助住房

或为落叶归根

图片

他们留下来的那些民国大厝

最后多是平潭极具时代感

与代表性的民居建筑

图片

平潭石头厝的

民居建筑之美

处处可见

从院落组合到空间布局

从外部造型到内部构造

从材质运用到工艺装饰

从建筑营造的动态过程

能了解平潭代代相传的习俗禁忌

发现建筑承载的人文意涵

图片

图片

△平潭石头厝摄影展

如果说旅游

是未来平潭发展的主要引擎之一

那以“石头厝”建筑风貌引人瞩目的

平潭民居与古镇古村

便是未来平潭国际旅游岛

极富特色、别具风情的

乡土旅游载体

图片

图片

近年来

平潭民众的石厝保护意识开始觉醒

石厝人文价值的认识与发现

石厝保护与改造的民间推动

让乡村民宿旅游的前景充满期待

图片

图片

△平潭石头厝改造的西汐里民宿

得益于先天的地理优势

以及独特的海岛人文风貌

平潭岛一直吸引着台湾青年

来此旅游、发展甚至创业等等

图片

△带有浓浓台湾味的“君山观海”民宿

他们用乐观积极

面对每天的生活

写歌、唱歌

分享人生的快乐

轻松的氛围
充斥在一幢幢民宿当中

图片

△台湾画家在平潭大厝基村石头厝上进行彩绘

石头厝代表的文化

早已如血液般

流淌在平潭人的心中

它凝结着先人们的

勇气、智慧、勤劳

它承载着

亲情、爱情、友情

有了它

所有的情感便有了归处

图片

当石头也唱起歌来

古厝便焕发了新生

那些未被挖掘的乡愁离梦

正等待着归来的游子去追寻

图片

图片

这里的传统民生以及民居

无时无刻不在述说着石头

与海

与山

与风

的美丽故事

……

责任编辑:林巧薇

最热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