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故事丨有段石锛:凿出了海上迁徙的时代

2025-05-09 17:17:39 来源:平潭网

有段石锛

出土地:平潭东花丘遗址

作用:磨制石器

所属年代:新石器末期至青铜时代

年龄:约4000年

考古成果:有段石锛是磨制石器的一种,通常是长方形、单面刃,上端作为柄部,即削去一块,便于木柄捆绑,所以叫段。石锛是古人用来砍木头的工具,制作出鱼叉、鱼竿,乃至独木舟。

说到这个石锛,这是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最多的文物。早在1985年,考古队对壳丘头进行考古发掘,当时发现的磨制石器较多,大大小小主要是石锛,占石器总量的三分之二。

在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因为可运用于舟楫的制造和生产,有段石锛成为中国东部沿海广大区域内最具特色的生产工具之一。有了独木舟,拓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开启了对海洋的探索。

侯榕贵说,有段石锛成为早期人类跨越大洋进行迁移的重要实物证据,而在几千年前逐海迁徙的先民,成为近半个世纪以来考古学家研究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的国际性考古课题。“壳丘头文化跟台湾的大坌坑文化,是一个文化圈里的东西,他们一定有一个共同的来源。”如此,就把南岛语族的“老家”一下子推到大陆来了。

在整个南岛语族迁徙的路线上,比如中国台湾、菲律宾、北婆罗洲及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亚众多岛屿,都可以看到有段石锛的身影。在平潭壳丘头遗址群发现的石锛,是中国东南沿海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最早的有段石锛之一。所以,目前国际考古学界和中国考古学界共同把壳丘头当作是南岛语族最早离开原乡的起点。“通过各个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探掘,平潭很可能是法属波利尼西亚南岛语族海上迁徙的第一块踏板。”2016年,美国夏威夷大学人类学教授、考古学家罗莱随同福建省博物院考古团队,到平潭壳丘头遗址群发掘现场调研,并为平潭史前遗址题写下了这一段话。

链接:

南岛语族是指使用南岛语的人群,是现今主要分布在岛屿上的海洋族群。南岛语系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语系之一,包含1200余种语言。目前全世界范围内使用南岛语系语言的人口多达4亿,分布范围北起中国台湾、美国夏威夷,南抵新西兰,西到印度洋的马达加斯加,东至太平洋东部的复活节岛。

责任编辑:刘春兰

最热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