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文旅学院:让思政课延伸到校外
2025-05-13 09:12:48 来源:平潭网 作者:冯荣 文/摄把思政课搬到党建文化长廊;将非遗技艺传承与党性教育深度融合;引导师生走出校园,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服务……这是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文化创意与旅游学院(以下简称“文旅学院”)依托专业优势,深化教学改革,着力打造“和美文旅”党建品牌,让思政课更鲜活更有成效的生动实践。
“鲜活、生动、干货十足。原来,思政课也可以上得这么有趣。”这是许多学生的共同感受。
非遗课堂在传承中坚定文化自信
“我国北宋庆历年间,布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让文字的传播摆脱了雕版印刷的桎梏,这是我国科学技术史上的一大发明……”日前,走进文旅学院的活字印刷工作室,非遗工作室指导教师林宏鸿围绕活字制字的材料、印刷术基本原理等内容,向30名师生生动讲解活字印刷术的相关知识。
捡字、排版、润板、上墨……现场,师生们手持梨木活字,根据工艺步骤,一步步将入党誓词郑重拓印于宣纸之上。当活字印刷作品跃然眼前时,同学们不由发出阵阵惊叹。
专职组织员郑苏红向学生们介绍党建文化长廊。
据活动总策划、专职组织员郑苏红介绍,此次文旅学院开展以“非遗映初心,活字印忠诚”为主题的红色活动,将党性教育转化为可触可感的艺术载体,“让学生参与活字印刷技艺的创作过程,邂逅活字之韵,体验红色教育的历史厚重感”。
当天现场还举行了“红色印刷先锋队”项目启动仪式。来自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黄文慧是先锋队的一员。她深有感触地说:“在体验活字拓印中,感受着文字的韵律与节奏。红色基因从来没有褪色,它正用创新的表达方式,在新时代里焕发更耀眼的光芒。”
这是文旅学院开展“党建+非遗”常态化活动的缩影。“借助大师工作室群,邀请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进校教学,让学生在课程实践中,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为题材,结合新的艺术形态,使非遗技艺和作品焕发新的活力。在沉浸式体验中,学生厚植文化情怀,筑牢信仰根基,在传承中坚定文化自信,于实践中感悟非遗之美。”文旅学院院长谢石城说。
校地共建专业赋能乡村振兴
在党建文化长廊,学生们在屏幕前观看主题展厅介绍、数字课堂等内容,感受红色文化的熏陶,体验专业知识的魅力;在数字文旅协同创新中心,陈列的“余味鲍鱼盒”“蚝生挂历”等一系列特色文创产品,都出自学生之手,也是学院助力平潭乡村振兴的生动体现。
“这些年,学院通过‘党建+专业’,打造多样化、个性化的思政教育方式,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服务,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郑苏红说。
文旅学院学生体验活字印刷。
文旅学院的思政课堂也从校内延伸至校外。师生来到平潭流水小学,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并带着孩子们宣传家乡之美、传承红色基因、锻炼成长成才;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师生走进平潭大坪村、当盛村、上楼村等地,参观烈士故居,学习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经验,以自然和人文景观为灵感,用画笔扮靓乡村美景;在平潭大福村东垄澳沙滩等地,师生参与巡滩净滩,守护“平潭蓝”……这些都是文旅学院打造“和美文旅”党建品牌的生动实践。
“乡村振兴需要高校担当。我们要更好地发挥高校的人才和智力优势,助推乡村振兴。”文旅学院副书记(主持工作)李蔚表示,文旅学院探索“党建+基层+专业”的服务新模式,目前,学院5个党支部与平潭部门单位结对共建,下一步,将继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平潭发展,实现党建与文旅融合的“双向奔赴”。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