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法院:抚平破碎婚姻背后的伤痕

2025-06-20 15:45:53 来源:福建法治报 作者:陈菁 魏欢

一起债务纠纷牵涉抚养费及探望权,法官运用“法庭+执行”工作模式——

抚平破碎婚姻背后的伤痕

近日,平潭综合实验区人民法院金井法庭在调解一起民间借贷纠纷过程中,深挖借贷关系背后隐藏的家庭矛盾根源,运用“法庭+执行”工作机制和“言(盐)之有理”调解工作法,不但促成民间借贷纠纷达成调解,还提前“执行完毕”了一件即将进入执行程序的抚养费纠纷案件,更是化解了一起正跃跃欲“诉”的探望权纠纷案件。

一场争吵揭开离婚伤疤

近日,平潭法院金井法庭调解室里吵吵嚷嚷。

“当初离婚协议写得清清楚楚,这债务你们各自承担一半。”周女士气急败坏。。

“那离婚协议还说要付抚养费呢,她怎么也没付?”林先生也不服气地提高声量。

“这事你得先问问你妈,小孩都不给看,我女儿凭什么要付抚养费?”周女士不甘示弱、反唇相讥。

你一言、我一语,承办案件的王法官从双方的争执中依稀听出好几桩事,立刻意识到这不是一起普通的借贷纠纷案。王法官果断将两个人分开,从“面对面”调解转为“背对背”调解。

原来,周女士和林先生是前岳母和前女婿的关系。周女士的女儿蔡女士与林先生因关系不和离婚,离婚协议约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向周女士借款的债务,两个人各自承担一半,林先生承担5万元,每月还2000元。但最终林先生并没有按期还款,于是引发了这起借贷纠纷。

林先生承认自己没有按期还款,但认为根源在前妻蔡女士未负担3个孩子的抚养费,不仅造成他巨大的经济压力,更让他心有不服,甚至准备申请强制执行——向蔡女士追讨抚养费。

而周女士表示,林先生家里以各种理由拒绝她的女儿蔡女士探望孩子,蔡女士每次省吃俭用给孩子买的东西都被林先生的母亲阻拦,既然她探望不了孩子,又凭什么要付抚养费?

深度“话聊”寻找调解方案

王法官了解完事件的来龙去脉后,深知这个案件虽然表面上是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但双方嘴上说的、心里牵挂的都是林先生和蔡女士已经破碎的小家庭和尚且年幼的3个孩子,如果这婚姻“伤痕”不抚平,恐怕这经济纠纷的“债”也难消。更重要的是,双方对彼此的怨念很可能会影响3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王法官打定主意要调解这个案件,于是和负责金井法庭执行工作的林法官商量运用“法庭+执行”工作模式和金井法庭独创的“言(盐)之有理”调解工作法,联动化解纠纷。

两位法官首先找到这起纠纷的另外两个关键人物——蔡女士和林先生的母亲陈女士,然后对4人展开深度“话聊”,从两个大家庭对彼此的不满,到小家庭生活点滴的摩擦;从夫妻俩为了一同经营家庭而共负债务,到感情离散而签下离婚协议;从共同孕育子女的夫妻扶持,到各种不合拍的子女探望问题;从孩子当下的学习和教育,再到孩子未来的健康成长……最后,法官梳理出双方矛盾“三大症结”——周女士与林先生之间的借贷款项如何支付、林先生和蔡女士之间子女抚养费如何支付、后续子女如何探望,从而为双方找到最合适的调解方案。

最终,各方愿意放下对彼此的成见,接受法官的调解方案:林先生将蔡女士欠付的抚养费直接抵扣在与周女士的借款中,再以分期还款的方式偿还剩余借款。至于孩子的探望权问题,林先生和蔡女士也在法官的帮助下达成每月探望2次的共识。

责任编辑:刘春兰

最热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