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旗飘扬在“68海里”——平潭检察院以“一支部一品牌”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2025-07-04 22:22:45 来源:福建法治报 作者:周雯 陈菁

原标题:让党旗飘扬在“68海里”——平潭检察院以“一支部一品牌”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一粒沙的坚韧,历经冲刷更显本色。

一粒沙的微小,聚沙成塔可筑防线。

一粒沙的沉淀,合力共生方成沃土。

聆听东海潮声里,荡漾着历史的回响。从1921年南湖红船启航,到1931年人民检察制度在瑞金萌芽,红色基因启迪着检察工作继往开来,开拓前进。

走入平潭检察院党建与检察深度融合主题教室,“检察永远跟党走”的大主题赫然映入眼帘。当党史与检察史交叠,红色基因与法治传承熔铸为新时代法律监督的微观结晶。

平潭,距台湾新竹仅68海里,是祖国大陆距离台湾本岛最近的地方。在习近平总书记“一岛两窗三区”战略指引下,岚检之星荣誉墙上的“每一粒沙”都在述说着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的检察实践——

让每一粒沙都闪耀着党性光芒

“封关运作后,如何与海关联动协同监管,更好地保护好珍稀动植物等?”

“是否能对接区里构建的智慧化监管体系,以提升监督效率?”

“优惠政策拟新增的条目,都是未来服务保障的重点。”

6月10日,检察长余深画在党组会上讲解着实验区“冒着热气”的新政策,结合检察工作实际与院里党员干部一同集中学习、沟通讨论,让党组会成为凝聚共识、推动工作的“思想加油站”。

这是平潭检察院将“支部建在部门上”后展现出的新气象,横向打通,纵向贯穿,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和生态检察部党支部赓续擦亮“岚岛检察蓝”金字品牌;自贸(涉台)检察室党支部则深耕细作“68海里·检察促融”涉台品牌……“一支部一品牌、一部门一特色”的党建矩阵,以10个党支部品牌让党建力量如沙粒般融入检察业务每一个环节,做到真融合、实融合、深融合。

这种振奋人心的改变,还得益于一份2024年12月施行的工作细则——《加强党建与检察业务深度融合工作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工作细则)。

工作细则覆盖了检察院党建工作及业务工作的方方面面,其中学习型检察机关、创新型检察机关、模范机关建设,党支部共建,法律监督质效,数字检察,服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等内容被列为重中之重。

设置台账,清单化管理,有计划、有总结,检委会秘书参与例会,实时记录每一次党支部对标工作细则的完成情况,督促各党支部自觉提高融合意识,提升融合水平。

“我们每季度会围绕党建工作、检察业务工作、工作成效和改革创新4个维度23条具体项目展开评价,让每一个党员对党建与业务融合怎么做、做什么‘心中有数’。”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赖昌荣介绍道。

政治觉悟是否提升?服务大局是否到位?业务水平是否精进?工作细则落实情况被作为评选“岚检之星”和部门负责人季度评优的主要依据,让每个党员干部领会到工作细则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以业务成效检验党建成效”的度量衡,有效破解了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问题。《淬炼“岚岛检察蓝”品牌成色 打造党建与业务“三融合”平潭实践样本》被最高检评为全国检察机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优秀案例,模范机关的含金量还在进一步提升。

如今,在全院的党员心中,工作细则已成为办案、改革、行动的指南。每一粒沙在东南前沿阵地历经冲刷,闪耀着党性光芒。

筑就最美岚岛上的“防波堤”

自贸(涉台)检察室内,检察官正在翻阅修订后的实验区条例,这是本周的党支部例会,支部书记、部门负责人周孙章与支部党员干部讨论如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支部党建品牌做出“亲”“新”“特”“融”的特质。以增进最亲的岚台司法情、开辟最新的司法先行路、护航最特的两岸家园区、构建最融的互通连心桥为目标,服务两岸融合,成了自贸(涉台)检察室党支部例会的必修课。

在办理离岛丘陵失火公益诉讼案件中,检察官登岛调查

“我们在今年初办理的一起失火案件中,首次将‘平潭岚碳’同等适用于不慎引发火灾的台胞。”周孙章介绍了近期落实台胞同等待遇的成果,经过多方协调,最终解决了陈某在海峡交易平台缴费的问题,由陈某自愿购买碳汇生态产品进行替代性生态修复。

公开听证会上,检察长余深画就“司法碳汇”等内容进行了现场释法说理。全国人大代表、海坛街道台康社区党支部书记刘爱英会后动容地表示:“这场失火案件听证会既是深刻的法治教育课,也是生动的两岸一家亲法治实践课,诠释了‘亲望亲好’的骨肉亲情。”

平潭检察院对一起台胞失火案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刘爱英、台胞检察联络员、台胞公益诉讼观察员参加听证

以沙的坚韧,坚持推动解决缓刑监管问题、为台企提供合同规范建议……近年来,自贸(涉台)检察室推出涉台创新举措11项,其中全国首创3项,全国首创“一网三联”涉台司法服务模式,实现台胞司法诉求精准收集和高效处置。

以学促融,“双课淬炼”强根基。

为了让党员干部真正做到学思践悟,该院设置了重点学党的创新理论和法律政策等“主菜单”内容,重点讲检察工作中的政治考量、大局思维、司法理念和办案经验等“分菜单”内容,这种“政治教育课+业务交流课”的双融合模式,为党员干部从思想到业务全方位发展提供了“养分”。

在该院创设的“双学双讲”工作机制引导下,党支部例会不再是点到为止、浮于表面的会议,党组会上的许多议题及指示精神也通过党支部例会被精准传达到每一个党员。思想发动“一条链”,推动发展“一盘棋”,不是一盘散沙,而是聚沙成塔。

平潭综合实验区检察院举办检察实务沙龙活动,邀请平潭职业中专学校学生代表列席观摩学习

学习型机关的学习氛围已蔚然成风,部门例会和“三会一课”相结合,以“检察沙龙”“道德大讲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针对司法办案中的思想困惑、理念偏差,开展理论学习、交流研讨。

“党支部的学习更实了,‘从政治上看’不再是一句口号。”8年党龄的检察官助理陈翔感叹半年来的学习成效显著,特别是年轻党员不再局限于自己的业务条线,更多地站在全院角度思考问题,奋力把“一岛两窗三区”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一粒沙虽渺小,却能以坚定信念筑成最美岚岛上的“防波堤”。

合力共生成法治沃土

暮色初合,当推开5楼会议室的大门,一台台电脑整齐排列在长排会议桌上,一旁叠满了各类材料,几包充饥的小点心,浓厚的“班味”扑面而来——这里正是院里集中办公专班的主战场。

作为一支由8名党员干部组成的“智囊团”,专班承担了大部分急难险重任务,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前沿创新机制等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大都出自这间办公室。党员骨干带头、全员协同作战,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在司法办案的最前沿。

2023年10月,平潭检察院“非法占用海岸线类案法律监督模型”获评第二届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一等奖,作为该模型研发的全程参与者,检察官李坚主动担任起专班里的“数字检察老师”,通过经验分享、案例剖析、实操演练等方式,系统传授数字检察知识与建模经验,带领专班合力对被判处刑法人员违规发放、调整社保养老金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应用功能做进一步提升。

截至6月,依托平潭模型推送线索,全省共有41个基层检察院成功立案办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涉及违规发放人数196人,违规发放金额230万余元,督促行政机关及时止付96人,追缴126人,制发检察建议29份,提起行政公益诉讼1件。2025年6月,福建省检察院向最高检申报上架全国层级平台。

以微而著,开拓创新。

2025年4月,该院把平潭“零碳国际旅游岛”发展目标和“创新型检察院”创建理念相结合,创设的数字赋能海洋检察保护治理新模式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三衔接三同步”机制获评福建自贸试验区十周年“百项典型创新实践案例”;“生态司法+碳汇”协作机制获评福建自贸试验区第21批创新举措,聚力守护好平潭碧海银滩“真宝贝”。

2025年6月6日平潭检察院印发的《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保障“一岛两窗三区”建设的实施意见》里,18条举措为平潭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

当一个个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成果转化为司法为民、服务大局、争先创优的实效,一粒粒沙合力共生成一片法治沃土,不断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和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供养分,奋力把“一岛两窗三区”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区位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办案中注重提高政治站位、考虑政治影响、增强政治效果。”余深画谈及此次大刀阔斧的融合改革,语气坚定,“就是要以‘真抓、实抓、深抓’的魄力,不断深化对检察业务背后大政治、大民生的诠释,让党旗飘扬在68海里。”

在这里,一粒沙与一片海的对话仍在继续……

责任编辑:刘春兰

最热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