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录取通知书陆续派送 一起来听平潭学子的故事
2025-08-05 09:40:52 来源:平潭网 作者:冯荣 部分图片为采访对象供图时光不负,终偿所愿。这个盛夏,岚岛学子陆续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他们满怀信心,即将飞向梦想的远方。每一份录取通知书的背后,都蕴含着一段故事,是一份辛勤耕耘,是一段难忘记忆。
连日来,记者采访了多位近期刚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学生,让我们一起翻阅夏日来信,听他们讲述手上这份录取通知书背后的故事。
兴趣驱动,持续探索终有果
姓名:高景颢
就读学校:福建师范大学平潭附属中学
录取大学及专业:华南理工大学数学类专业(强基计划班)
高景颢手捧录取通知书,拍照留念
7月22日,福建师范大学平潭附属中学学生高景颢收到了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今年,他被华南理工大学数学类专业(强基计划班)录取,即将开启本硕博连读的校园生活。
高景颢自幼对数学情有独钟,认为数学“好玩、有意思”,并能从不同的数字组合中发现奇妙之处。课堂上,他是老师们最喜爱的“典型”学生,始终紧跟老师的节奏和思路,保持眼神互动;课余时间,他总追着老师提问,直到彻底把题弄懂为止。有时,他甚至能专注于一道数学题长达数小时。
“从高一入学到高三毕业,儿子始终目标明确、规划周详,他勤奋好学,专注力很强,清楚地知道自己热爱什么,高中期间的每一步都在为那份初心不懈努力。”高景颢的爸爸说,参加强基计划不仅需要兼顾日常学业,还得特别重视数学学科的学习,“如果不是因为热爱,很难坚持到最后”。
高景颢的爸爸告诉记者,从高一开始,学校便为数学、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开设了研究性课程。对孩子影响最深的是数学老师,老师传授给孩子大量探究型数学知识,极大地拓展了孩子在数学领域的视野,逐渐对数学学科专业院校有了深入了解。
“华南理工大学所处的城市、其浓厚的学习氛围和专业设置都是孩子所喜欢的,我们便决定报考。”高景颢的爸爸说,华南理工大学仅在福建省招收2名数学类专业(强基计划班)的学生,得知儿子入围后,学校老师在自我介绍、数学课例分析、面试准备等方面给予了帮助,最终被华南理工大学录取。“如今能圆梦,是对孩子努力的最好回报。”
福建师范大学平潭附属中学校长李明哲表示,2017年,学校秉持“为美好生活奠基”的办学理念,坚持“兴趣引领、科教融合、家国铸魂”的育人路径,深入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一体化培养的有效机制。经过八年探索,学校培养了不少通过强基计划进入理想大学的学生,持续为国家基础学科领域输送兼具专业实力与使命担当的青年人才。
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充实而美好。“三年前,我刚踏入学校,‘博学、博雅、博爱’六字校训就深深吸引了我。好几次,或身心俱疲,或困顿迷茫,是老师们温暖的言语、激励的目光,一次又一次的人文关怀,鼓励着我不断向前‘奔跑’。”高景颢说。
在他心中,数学的世界有趣又美妙。对于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他充满期待:“进入大学后,我将继续努力,希望在几年后学有所成,能够留在高校任教,实现我从小怀揣的教书育人梦想。”
找到目标,成为更好的自己
姓名:林思涵
就读学校:福建师范大学平潭附属中学
录取大学及专业: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林思涵正在练习模拟主持
平潭两会的采访现场、“六一”文艺汇演的舞台上……作为平潭时报小记者站的第一批小记者,林思涵承担了站内许多活动的主持任务和采访工作,她的文章经常刊发于《平潭时报》教育周刊上。今年,参加高考的她被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录取。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一路的艰辛仿佛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感激这一年的努力,让我终于实现了儿时的梦想。”7月28日,林思涵难掩激动,高兴地说。
自小热爱艺术的林思涵,喜欢钢琴、绘画、声乐、播音与主持艺术等。初中之前,她将播音与主持艺术作为爱好来学习,直到九年级,她才真正确定了自己的未来方向,成为一名艺考生。
中国传媒大学对林思涵有着特别的意义,成为艺考生后,她立志要考到这所学校。为了实现梦想,她每天练声、看新闻、打磨稿件,参加专业培训、学习文化课……三年来,艺考之路有苦有泪。“那些熬过的夜、刷过的题,此刻都成了最踏实的回报,让我听到了花开的声音,找到了属于我的天空。”林思涵说,感谢一路陪她走来的爸爸、妈妈、老师和同学,是他们帮助她成长,“大家都说中国传媒大学不好考,但我一定要实现自己的梦想”。
林思涵告诉记者,备考时需应对校考内容的繁杂与文化课落下的焦虑,但她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和经验。“自主性强且不断反思是我学习的秘诀,在学习中保持质疑的精神,不断磨合以找到最佳学习状态,努力提升效率。”林思涵说。
在学习上,父母对林思涵的要求是“轻松快乐地学习就好”,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她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林思涵的妈妈宁雪锋告诉记者,她从小到大对女儿的期望就是她能找到自己热爱的事,并且有能力为这份热爱去努力。“女儿果然不负期望,成长得很优秀,不仅有追逐梦想的冲劲,更有把路走稳的踏实。”说起女儿,宁雪锋满脸自豪。
一路成长蜕变,平潭时报小记者站助她铺下了坚实的基石。2015年,林思涵加入平潭时报小记者站,当年就读于城关小学的她从此与《平潭时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感谢那个执着地想要加入小记者站的自己,感谢这个温暖的大家庭让我提前看到了世界的丰富多彩,让我明白了自己可以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小记者站不仅是一个家,更是一座连接我们与多彩社会的桥梁,加入小记者站后,我有了更多施展自我的平台,也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热爱所在。在这里,我学到了许多课堂上难以触及的知识,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我们一起度过了那些艰辛而又美好的学习时光。”林思涵说。
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林思涵满是憧憬和向往。“中国传媒大学特别美,从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刻起就开始期待大学生活了。大学是我实现梦想的起点,是我继续奋斗的地方。”林思涵说,未来的大学生活里,她将不断充实自我、精进能力,做一个“行动力上的巨人”,努力把想做的事情做好。
始于内心,辛苦汗水换回闪亮收获
姓名:高婉婷
就读学校:平潭第一中学
录取大学及专业: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
高婉婷在校门口与录取通知书合照
“‘使命在肩,奋斗有我’这行字在录取通知书上,让我感到浑身充满力量。”7月29日,高婉婷手持录取通知书,脸上洋溢着笑容。这张看似普通的录取通知书,承载了她体育训练历程中的所有艰辛与喜悦。
从初中开始,高婉婷便对体育运动情有独钟,篮球场上总能见到她活跃的身影。高中时,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加入了学校的击剑队,并接触到了体育统招,从此踏上了体育特长生的道路。高婉婷坦言,她的日常生活几乎被训练和学习填满,经常一练就是数小时。
体育训练有苦有乐,受伤是难以避免的。“训练两个月时脚踝受伤了,但我还是坚持训练,挺了过来。”高婉婷说,为了提升技术,她每次训练都会录制视频,逐帧剪辑,将技术动作拼接成套,再打印出来,让教练在纸上分析、纠正动作。“这种方法非常有效,也是我不断进步的关键”。
高婉婷参加的体育统招测试包括100米、800米、铅球和立定三级跳远。“由于经常受伤,缺乏耐力训练,800米的成绩不尽如人意。”对于这场至关重要的测试,每一个细节高婉婷都记忆犹新,“虽然有些遗憾,但人生正因为有遗憾才显得美丽。”
最令高婉婷难忘的,是校外田径训练的时光。教练既是良师也是益友,经常在课余时间对她加训,帮助她克服弱点。训练中,同学们互相鼓励,让高三的艰苦日子充满欢乐。高婉婷说,高中三年是她奋力拼搏的青春,是学业与训练双重挑战的磨砺,让她收获了珍贵的师生情谊和同学情谊。
体育统招测试结束后,就要专心准备文化课考试。由于长期外出训练,高婉婷的学业有所落后,她只得利用一切零碎时间学习、做题,常常读书到深夜,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虚心向老师求教,老师会及时解答为她提供助力,还会用暖心的话语激励她。
“我从未放弃。我对北京体育大学充满了向往,并将这所大学的校门作为朋友圈的背景,激励自己努力奋斗。”高婉婷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她被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录取。
如今,高婉婷依然坚持每天早晚进行训练,“我发自内心地热爱体育,只要站在跑道上,我就能找到自己的目标。我相信,只要有这股劲头,不管做什么都能成功。”高婉婷说。
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高婉婷为自己设定了目标:“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争取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为家乡争光。”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