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届平潭IM两岸青年影展“训练营公开课”开讲
2025-09-06 10:40:46 来源:平潭网平潭网9月6日讯(融媒体记者 林舒玲 林君斌)9月5日下午,第5届平潭IM两岸青年影展“训练营公开课”开讲,邀请5位导师从导演、编剧、市场等多个维度,与现场青年创作者共同探索青年创作样本,为其提供专业指导与经验分享。
作为电影《长江图》的导演,杨超此次带来题为《一部电影的开始》的公开课。他围绕影像工作者如何回归影像创作本身展开分享,强调视听手段应真正服务于叙事和情感表达,最终助力创作者的作品被更多人看见。值得一提的是,杨超执导的作品曾在戛纳、柏林等国际知名电影节上斩获奖项。
结合自身经历,杨超坦言:“我自己在刚开始拍电影的时候,也常常处于信心不足、胆怯虚无的状态,所以我认为,帮助青年创作者在起步阶段建立起的信心十分关键。”
来自杭州师范大学电影专业的学生张晖,此次专程前来参加影展活动。听完分享后,他直言收获满满:“杨超导演的核心观点就是创作者要自信。我们必须先接受前期作品可能存在的粗粝、粗糙问题,然后在不断尝试中慢慢进步、持续努力。”
兼具编剧与导演双重身份的导师袁媛,曾担任《滚蛋吧!肿瘤君》《后来的我们》《我本是高山》等多部影片的编剧,其导演处女作《明天会好的》也备受关注。此次公开课,她以《从纸面到银幕——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为题,带领现场学员与听众走进幕后,详细解读一部电影从文字剧本跃迁为银幕光影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复杂蜕变与蕴含的生命韧性。
对于电影创作中的“落差”,袁媛有着深刻的理解:“电影毕竟是一个集体创作的艺术,落差是必然存在的。但在这种落差当中,我们或许能收获意外的惊喜,也能从中学会接纳自己、找到与现实和解的方式,这就是一种成长。”
青年导演纪佳佳对袁媛的分享感触颇深,她表示:“两位导师的分享都非常真诚,他们均从自己的作品出发,毫无保留地跟我们分享创作过程中失败的经验,让我们能从中学习借鉴。我认为这正是电影人的精神所在。作为电影创作者,我们首先要有一颗强大的心,做好面对失败的准备;同时,在每一次失败后,都要总结经验、不断积累,然后勇敢地继续投入下一次创作。”
据介绍,影展期间还将举办陈博文、刘开珞、单佐龙等资深电影人的公开课。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