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平潭丨作家欣桐:湖山相映 岩屿奇景

2024-02-04 09:20:00 来源:平潭网 作者:欣桐/文

湖山相映 岩屿奇景——三十六脚湖揽胜

海侵海蚀,铸就了平潭岛古代和现代海蚀地貌并存,险趣自然的景观,如果说平潭岛是东海上玲珑剔透的一方翡翠。那么岛上的三十六脚湖就是镶嵌在翡翠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图片

据考证,5000年前,三十六脚湖是海坛湾的一部分,由于海陆变迁,地壳上升,海角与广海之间被海沙淤积成坝,逐渐形成澙湖,后来海水逐渐淡化成为福建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湖周长16.5公里,水面2.1平方公里,最大水深16.3米。是海岛生活和工业用水的重要水源地,誉为平潭“母亲湖”。

图片

三十六脚湖湖岸曲折,峰峦叠翠,极尽秀美之韵。湖中有酷似双龟幽卧水中的大小龟山,有如卧龙藏湖的龙屿,有“铁拐石”,还有景色秀丽的钓鱼台、鲤鱼礁、笔架潭、海豹照镜、骆驼拉炮、天狗望月、观成万亩、古寨遗址等胜景。

传说

平潭的三十六脚湖,原先与大海相通,后来怎么变成天然的淡水湖呢?有一则动人的传说,道出了前因后果。

图片

相传,有一日,东海苍龙偷偷带着鲤鱼公主和鱼精、蛇怪,远游消遣。它们来到海坛岛南边的海角上,只见波平如镜,鱼跃鸟翔,风景胜过龙宫,乐不思归。它们在此兴风作浪,打翻渔船,淹死了好多渔夫。有个年轻人名叫笔架,抱着船板逃命,幸遇跛脚老叟搭救,才免得一死。

这老叟便是铁拐李,知道笔架要为民除害,便给他传授了仙法。笔架念了几句咒语,转眼飞来一道沙堤,横堵海角,把苍龙和众喽罗困在里面。犹如困兽的苍龙大发雷霆,张口猛扑过来,笔架使出“伸指为剑”的仙法,只用三个手指插进龙口,龙口血流如注,龙身瘫倒半截。冷不防鲤鱼公主尾巴一扫,笔架双腿栽入泥中,拔不出来。苍龙立即乘势喷火,笔架被活活烧死。铁拐李见状大怒,举起拐杖,东敲西打不停,把水妖们全部打死,后来都化为湖中景物。

如今山上还留着铁拐石,相传是铁拐李的拐杖变的,龙头变成了“龙屿”,龙脊变成了“竹排”,又叫“钓鱼台”。“鲤鱼礁”是鲤鱼公主的化身。龟山、蛇山就是龟精和蛇怪变的。那位除恶有功的笔架,也变成巍然屹立在湖滨的“笔架潭”。从此,这个海湾成了现在的三十六脚湖,成为福建省最大的淡水湖。相传三十六脚湖的沙滩就是笔架遵照李铁拐的指点,用拐杖横堵海湾港口变成的。

探秘“岛中湖”形成的原因

石头会唱歌,海浪在欢笑,沙滩百里长,出海乐消遥。这句话生动地概括了平潭游玩之趣。如果说出海戏浪是一种狂野的享受,那么到三十六脚湖漫游就是一种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悠闲。

图片

“早年平潭为打造旅游宣传有平潭十景之说,而以‘三十六脚湖’为最,因为这个景点最早出名,历史也最为悠久。历史记载,早在唐代,这里就已经是朝廷牧马的地方。据说这些马多是名贵的‘龙种’,因此三十六脚湖的‘龙马’名闻天下,宋代还特别设‘牧马监’,专门管理‘龙马’群,一直到了清嘉庆三年,即1798年,平潭才设‘平潭厅’隶属福清县,民国元年改为平潭县。”平潭县志办主编吴金泰说,早年三十六脚湖周边水草密布,还未开发为饮用水源,上世纪50年代末,这儿被辟为人工养鱼场,出产鲢鱼、草鱼、鳙鱼、鲈鱼和甲鱼等,那年头一到春夏汛期,鱼儿可收入上万余斤。

翻开《平潭县海域志》,记载三十六脚湖三面为丘陵环抱,东面连接滨海小平原——七里埔。七里埔即现在的“坛南湾”,因为七个著名的沙滩而得名。三十六脚湖东西宽,南北窄,湖岸沿山脚蜿蜒曲折,湾叉四伸,似有三十六只脚,故名“三十六脚湖”。

图片

为了深入了解三十六脚湖的成因,记者找到了当年撰写《平潭水电志》的主笔余乃枨老人。

谈及当年实地考察三十六脚湖水域的测试。余老感慨地说:“1956年我调到县水利局担任技术员,开始着手写《平潭县水电志》,因为内容广博,许多数据一定要经过实地考察才能入书,直到1995年才完稿印刷成册。记得1958年,福建省商业厅投资筹建竹屿口港养工程。1959年12月动工到1962年10月竣工,历时3年。围垦面积达21.23平方公里。但后来因不宜港养,改为农耕。因为开发大片海滩地,需要大量的淡水浇灌,所以县里决定在三十六脚湖的北面西楼村开凿隧洞,将湖水引入海滩灌溉。”

余乃枨老人回忆说,在三十六脚湖北面西楼村开凿的隧洞,从1964年8月动工,直至1970年完成,由于海滩地供水量太大,导致湖水大幅度下降,所以在湖的东南侧修建了筑拦水坝和溢洪道,后来引水涵洞建在风洞山的东面,将水引入湖区,增加了湖的汇流面积。

图片

据《平潭水电志》记载,从1973年初,在北厝大南坑村又开凿输水隧洞,扩大灌溉面积,使得三十六脚湖水库控制流域面积达13.4平方公里,正常水位高程16米,总库容量为1641万平方米。而三十六脚湖的水通过西楼输水洞将湖水引出西楼山,通过深坞隧洞,流经潭城折向东屿、霞屿后,南转下洋移民新村,大南坑输水洞将湖水向西引出,连接北镇灌溉渠道,三十六脚湖灌溉区跨北厝、岚城、潭城、中楼4个乡镇,成为平潭母亲湖的雏形。

“1975年7月,在三十六脚湖北侧六楼岭兴建自来水厂,把湖水净化处理,成为县城居民生活及工业用水,而后三十脚湖就一直扮演着平潭岛‘母亲湖’的角色,成为孕育海坛儿女的重要水源地。”余乃枨说。

图片

说到三十脚湖的成因,余老说,三十六脚湖之所以成为省内的最大的淡水湖,因为早年三十六脚湖与坛南湾相连,经过许多年的流沙积堆,堵住了海湾口,湖底的标高比海平面还低,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泻湖,如果按时间推算,三十六脚湖龟山上的烽火台为证,应该是明朝嘉庆年间形成湖的雏形,直至后来被聪明的海岛人扩容建渠成为饮用水的“母亲湖”。

烟波壮阔几多秋

三十六脚湖因湖、山、林交相辉映,岩、礁、屿穿插交错,湖平如镜,秀色可餐,被称为“海岛明珠”。湖滨拱卫着的有照镜山、牛山、海坛山等,层峦叠翠,山光流影,岸草阡阡,怪石峥嵘。清末文人何连城诗曰:“万顷波涛一镜开,彩云涌处接天台。敢夸身在层峦上,引得晴光拂面来。”

图片

湖的四周奇石兀立,其中有苍鹰石、雄鸡石、蘑菇石、春笋石、四角风动石等40多处,光怪陆离,妙趣横生。画家说,湖山相映成趣,可谓是一幅诗情充沛的画;诗人说,岩屿自成奇景,可谓一首饱含画意的诗。

“观成万亩”摩崖石刻

说到“观成万亩”的景观,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平潭历史上的官员。

图片

史载,清光绪二十三年,即1907年,在平潭任同知的宋廷模,偶然到三十六脚湖观光,看到如此之大的一个淡水湖,惊讶无比。当年海岛耕地稀少,他突发奇想把三十六脚湖填为耕地,还幻想着填湖成功后,万亩良田种上水稻的壮观场景。后来这件事没有成功,但在湖南村的东山上,还竖有一块大石上书:“竭湖而田,观成万亩”,又刻“沙开涵固,水涸田增,农欢国裕,岁乐福臻”等石刻。

图片

如今,这块石头仍然伫立在三十六湖畔,石头高约10米,宽6米,1988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上世纪80年代初,三十六脚湖成立了风景管理处。

石景天成的“四角风动石”

三十六脚湖有两块风动石,一块在湖的北边,一块在湖的南边。尤其是南岸的风动石,石头底部中间空着,两端只剩下方寸作为支撑点,这石头伫立于湖畔几百年,不得不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图片

清代诗人俞廷萱曾在此作诗:

游遍名山几次还,此间片石性非顽。
点头不借神灵力,倾动唯凭指顾问。
屹然独立岂无知,静物能为动物时。
纵听指挥甘首肯,坚贞本质总难移。

祈雨“龙屿”礁

相传三十六脚湖有一块石礁,像苍龙昂首,古代平潭人敬以为神,称之为“龙屿”。旧本《福清县志》说:“湖神甚灵。相传有捕鱼人曾闻水中作人语声。”

图片

清乾隆年间,福清县丞岑尧臣建“龙宫”于“龙屿”之上,并作《龙宫词》曰:“三十六脚湖深处,中有一礁号龙屿。绿玻璃涌碧莲花,波光云气相撑拄。传言此下有潜龙,水底时闻作人语……”以后“龙宫”成了平潭百姓祈雨的地方。

图片

龙屿礁在湖中心,湖水萦绕其间,早年在湖畔还有成群结队的白鹭在此觅食,四周林带密布,是一处绝好的旅游景点。

俞廷萱亦曾在此作诗《龙屿吟》:

三十六湖迹可纪,中有龙屿叹观止。
巍然独立水中央,四面波光清澈底。
巉岩峭壁现奇观,虎豹蛟虬差可拟。
我欲置舟千仞冈,屈曲幽深难举趾。
东扶西掖上层巅,云气荡胸不逾咫。
俯视苍茫飞鸟空,孤舟隐约烟波里。
……

图片

湖中还有大小两座山丘,远望像两只神龟,首尾相衔,浮游在烟波浩瀚的湖面上,因称“神龟石”。此外还有莲花石、钓鱼台、鲤鱼岩等胜景,美不胜收。俞廷萱泛舟三十六脚湖诗性大发:

“波光如画碧如油,日落风清好泛舟。
三十六湖烟波阔,不知领得几多秋。”

漫步于三十六脚湖,只见岸边来自山丘中花岗岩的触脚伸向湖中,那亭亭玉立,式样各异的海蚀柱,蘑菇石,有雄狮初醒、猛虎长啸、海牛稽首、大象吸水,形态逼真,栩栩如生,集中表现了平潭的海蚀风光。

图片

桂林的山水把漓江塑造成了超凡脱俗的世外桃源,山水的雕刻细腻而精致。相比之下,大海的雕塑却更加壮阔,而且带有征服性。在碧波万顷的东海之中,三十六脚湖犹如雕塑在海上的一颗明珠。她是海岛人的饮水之源,更是海岛人的“母亲湖”,千百年来哺育着爱打拼的海坛儿女行走四方。

(原文刊发于《平潭时报》2012年5月25日008版,有删改)

作者笔下提到的三十六脚湖

是平潭非常值得打卡的景点

快跟着小编

一起去看看吧

三十六脚湖
被誉为平潭的“海上明珠”和“母亲湖”
是平潭岛上最大的天然淡水湖
其以海中之湖而称奇
湖岸曲折,峰峦叠翠
湖光山色,极尽秀美之韵

图片

沿三十六脚湖湖畔而行
湖面波光粼粼
湖周边低山环抱,气象万千

图片

湖边湿地上
长满了嫩绿的菠菠草
每年春夏
就会有成群结队的鹭鸟
在空中展翅飞舞
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者简介

欣桐(原名余小燕),四川内江人,中国作协会员。现居福建平潭,供职于平潭融媒体中心。著有散文集《指尖起舞》《萤火流年》《坛中日月长》以及平潭民俗文化丛书《行走海坛》《海坛掌故》《平潭行旅》。

责任编辑:刘春兰

最热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