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平潭丨作家邓燕婷:平潭,山海之间的仙境
2025-07-12 10:47:19 来源:平潭网平潭,山海之间的仙境
作者:邓燕婷
初识平潭,是跟随羊城晚报原编委何龙老师(平潭乡贤)组织的广东作家记者采风团而去。
那是2021年深秋,我们开着刚刚落地的房车,一路晃荡着从广州一口气行驶了八百公里,顶着横风进岛。那个傍晚,海天一片苍茫,5吨重的房车驶过跨海大桥,海浪、风车、夕阳、石头厝、渔船如同布景般尽收眼底。夕阳的余晖洒落,天空被染成绚烂的色彩,平潭这座距离台湾本岛最近的岛屿,仿佛化身为彩云缭绕的梦幻之城,美得令人叹为观止。
晚上我们驻车钱便澳,旁边就是渔港码头。入夜后,海面银光闪闪,满载而归的灯光渔船从远方回港靠岸,海鲜的气息旋即扑面而来。码头上的人们忙碌起来,捡鱼的、装车的,动作麻利速战速决,将渔获分流到市场,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就这样深刻地爱上了平潭。一周时间里,我们在岛上徜徉:北港村的“台湾味”,塘屿岛平卧如人形的海坛天神,猫头墘的百年榕树,北部生态廊道的美丽民宿;大小各异的岛屿,可遇不可求的蓝眼泪;还有乌贼与蛭子,海蛎煎和牡蛎仔,以及“时来运转”“一团和气”等寓意美好的平潭传统美食,都令人难以忘怀。
我和作家伍呆呆一路走一路写。呆呆是香港《文汇报》专栏作家,她将行走平潭的见闻写成专栏文章发表,前后共写下五篇独具呆呆风格的岛屿随笔。
翌年十月,我们再进平潭。我与何龙、伍呆呆以《平潭:在行走中发现美》为主题,用文学的方式与近百位平潭文友分享,生动展现了这座中国第五大岛的人文风情与自然之美。
山一程水一程,无论相隔多远、历经多久,平潭在我心中始终如它喧哗的浪潮,进退不息。我挥一挥衣袖,带走了它的一片云彩,一捧浪花。
♥
作者笔下提到的
钱便澳、北港村、猫头墘
都是十分值得打卡的地方
快跟着小编
一起去看看吧
↓↓↓
钱便澳村
钱便澳村
位于平潭岛南部
坐南朝北
背面靠山,南面靠海
是通往南海乡的要道
漫步村庄
随处可见的古石厝
让人耳目一新
仿佛真的进入了一座魔幻的石头之城
石厝每一处打磨的痕迹
都凝聚着
时光的厚重与村庄渔业文化的印记
从过去到现在
村民都依靠着这片海为生
不论是出海打鱼,海上运输
还是网箱养殖
村庄的每一块石头、每一处街巷
都与大海无法分开
村子的码头
建在一处澳口
这澳口便称作钱便澳
澳口向西呈“V”字形
岸线长300米
是附近渔船的主要停泊点
多少年来
村民们在这道“门”之间进进出出
才让村子逐渐兴旺起来
伫立岸畔
看天边云卷云舒
听礁石与浪涛对吟
来了钱便澳村
你就会感受到
这里是个聚人聚财的
安适宜居宝地
北港村
村庄
背靠君山风景名胜区插云峰
面朝大海
拥有原生态的山、石、田、海
自然风光资源
在这里
你可以漫步在蜿蜒小道上
欣赏古朴沧桑的石头厝和绝美的滨海风情
融为一体的独特景致
还能走进
“李哥蓝染空间”“风中旅行”等
文创工坊
亲手打磨贝壳饰品、参与玻璃彩绘
或制作一幅扎染作品
将这份独特的纪念带回家
要说最吸引人的
那一定是去
“石头会唱歌”艺术聚落
用锤子敲击来自君山上的石头
演奏出简单旋律
体验“一石多音”的
奇妙声学奇观
逛累了
就找一家靠近海边的
咖啡馆或餐吧
点一杯咖啡或一份美食
静坐窗边俯瞰渔港风光
感受海岛慢生活的惬意
猫头墘
一座隐匿于
平潭岛北部山区的
古老渔村
村落里保留着大量古朴的石头厝
红瓦石墙错落有致
极具海岛特色
这里远离喧嚣
宁静祥和
漫步村中
可以感受浓厚的渔家风情
登上村中的观景平台
可俯瞰山海美景
视野开阔,风光无限
村内有渔家民宿和农家餐馆
可在此留宿
品尝地道的渔家美食
体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海岛慢生活
探寻渔村背后的历史故事
作者简介
邓燕婷,广州知名作家,现为《一分钟艺术》主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出租爸爸》《猫看见》《第十九洞》,散文集《散珠儿》;作品《欧洲札记》曾获全国晚报副刊作品一等奖。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