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工作报告

2022-01-12 17:27:45

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工作报告

黄 建 波

2021年12月28日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向大会作报告。

一、2021年和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16.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1%,进出口总值增长50.8%,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经济运行保持平稳。把稳增长作为首要目标,全力克服疫情影响,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0亿元,实现年初既定目标。把发展产业作为主要任务,产业培育成效明显,文旅产业加快发展,物流贸易高速增长,集成电路产业初具规模,招商引资全面加强,国际汽车文体科创产业园等项目成功签约。把促进投资作为增长动力,省区重点建设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万吨冷链物流园等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海洋国际会展中心等项目建成投用。把激活消费作为重要抓手,全力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新增减税降费超2亿元,发动重点商贸企业开展线上线下促消费活动,多家知名连锁店入驻重点商圈,消费市场加快复苏回暖。

(二)旅游品质提档升级。注重文旅融合,“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纳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坛南湾、海坛古城等景区成为非遗技艺展演集聚区,《守岛人》等10多部影视作品在岚拍摄,特色文创产品陆续投放旅游市场。注重补短提质,南部湾旅游度假区、68小镇等景区景点展现全新风貌,国际演艺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注重生态保护,造林绿化面积超1.4万亩,“绿岛花城”建设成效明显。注重品牌打造,国际风筝冲浪邀请赛、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等品牌赛事成功举办,国际赛车嘉年华活动正式发布,致力打造国际赛车岛,君山镇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北部生态廊道获评省级体育旅游休闲基地。预计全年接待游客650万人次,增长41.6%。

(三)两岸融合谱写新篇。坚持以通促融,两岸贸易主通道加快构建,首条以平潭为母港直航台湾本岛的集装箱班轮航线开通运营,台湾农渔产品进口、跨境电商对台出口业务量均占大陆总额50%以上。坚持以惠促融,台胞台企两个同等待遇落细落实,创新推出“台胞诚信闪贷”“台医通”,成立台胞应急救助基金,台胞台青在岚创业生活更加便利。坚持以情促融,两岸民间互动交流从未中断,第二届IM两岸青年影展、第十届共同家园论坛、第四届两岸国学论坛成功举办,两岸跆拳道交流大赛、合唱音乐会、台货潮品乐购节等活动展示风采,两岸融通路径持续拓展,两岸同胞更加走近走亲。

(四)改革创新迸发活力。深化自贸创新,推出48项创新举措,全国首创企业认定“免申即享”模式,“两岸征信互通、优化信贷服务”改革成果入选全国自贸区最佳实践案例。优化营商环境,率先推行商事主体准入确认制,95%以上行政审批事项实现“应进必进”“一站式办理”,开通“异地代收代办”,27项许可审批事项实现“省内通办”,投资项目实施“自报自批”模式,审批时限缩短到半天,新增市场主体超10万户,上榜“2021中国未来投资热点百佳县市”。提升平台功能,集成电路电子设计软件国产化试点取得突破,金融港实施“一港多园”模式,入港企业达652家,资产管理规模超2700亿元。

(五)城乡发展水平提升。切实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实施城乡品质提升工程89个项目,金井新城功能配套逐步完善、商贸业态日益丰富,新建和改造老城区各类管网42公里,老旧小区改造、停车场建设加快推进,“两违”治理取得实效,市容市貌明显改善。扎实推进乡村振兴,20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加快建设,农村“一革命四行动”深入实施,塘屿海水淡化项目成功运行,苏平旅游公路成为全省唯一“全国美丽乡村路”。

(六)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幼儿园公办率首次超过省定标准,高考本科录取率创近五年新高,义务教育“双减”落地落实。整合城乡医疗资源,设立首家互联网医院,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强化社会保障能力,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三重保障”,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加快补齐文体短板,全民健身中心建成投用,更好满足市民文体生活需求。离岛殡葬改革取得积极成效。深化各领域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粮食安全得到有力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持续加强。平安平潭建设扎实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开展,维稳管控能力不断提升,社会大局安定稳定。

(七)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旗帜鲜明讲政治,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优化服务提效能,政务服务实现“一窗通办、全岛联办、全程网办”,绝大部分便民事项30分钟内办结。依法行政求实效,法治政府建设纵深推进,深入落实省人大《关于动员全省人民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决议》,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监察监督。政务公开、权力运行网上公开更加规范透明。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加强。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实效。

经过五年的接续奋斗,平潭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

五年来,我们践行新发展理念,注重稳中求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20亿元,年均增长7.4%。旅游文化康体、物流贸易等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影视、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加快成长。培育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3家、区级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海运总运力居全省首位,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超60%。建成重点项目28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1200亿元。连续三年跻身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五年来,我们全力发展旅游,注重内外兼修,国际旅游岛美誉度持续攀升。《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方案》第一阶段主要目标基本完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打造了一批高品质的景区景点、产品业态。旅游标识布局更加合理,旅游交通体系更加优化,旅游基础配套更加完善。品牌文体赛事充满活力,连续五年获评“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累计接待游客超2500万人次,旅游收入逾260亿元。

五年来,我们聚焦“两个窗口”,注重改革创新,全方位开放格局加快形成。累计推出79项惠台创新举措,占全省对台创新举措70%以上,两岸基层治理融合模式成为全省典范,落地台企超1300家,台胞数量比2017年增长3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4项改革成果获评全国自贸区最佳实践案例,13项平潭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累计新增市场主体14.6万户。与2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强交流合作,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

五年来,我们统筹城乡发展,注重提升品质,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金井新城人气更加旺盛、产城加快融合,老城区市政基础配套全面升级。城市管理不断加强,“两违”连续7年实现零增长。获评省级文明城市。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如期完成,全区所有村集体年收入均突破10万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十六脚湖水质连续五年保持100%达标,空气质量连续五年居九市一区首位,获评国家森林城市。率先实现大型岛屿“全绿电”供应,成为全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试点示范区。

五年来,我们坚持为民谋利,注重办好实事,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完成157项省区为民办实事项目。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保持在8%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28万人。新增学位超2.2万个,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师大平潭附中落地办学,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协和医院平潭分院落地运营,卫生健康事业取得新进步。养老事业加快发展。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低保标准提高到8700元/年。提前一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民共享开放开发成果。

五年来,我们创新社会治理,注重防范风险,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不良贷款率全省最低,政府债务余额严格控制在核定限额内。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落实,应急管理能力持续提升。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和信访积案有效化解。平安平潭建设成效明显,恶意阻工、老人会干预村务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扫黑除恶重点推进地区”和“毒品关注县”双双脱帽,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大幅提高。

五年来,我们广泛凝聚共识,注重团结协作,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海防建设管理和国防动员成效明显。双拥工作、退役军人服务和保障不断加强。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工会、共青团等群团事业持续进步。民族宗教、外侨事务等统战工作进一步巩固。审计监督作用进一步发挥。气象、科普、人防、地方志、保密、档案等工作迈上新台阶。社会福利、志愿者、残疾人、慈善等各项事业都取得新进步。

五年成绩来之不易,关键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关键在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关键在于实验区党工委带领平潭干部群众的拼搏奋斗,关键在于实验区人大工委、政协工委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在此,我代表实验区管委会,向全区干部群众,向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岚机构、驻岛部队、政法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向所有长期关心支持平潭发展的台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前进道路上还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同样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问题,经济稳增长压力较大;大项目好项目接续不足,要素保障约束增强;行政管理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理顺,一批重大政策和重点领域改革亟需突破,营商环境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片区之间发展还不均衡,优质公共产品资源供给不足,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少数干部思想观念、素质能力和工作作风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要求等。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各项事业发展。

二、今后五年工作展望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牵挂平潭,亲自擘画蓝图,这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最大信心、最强动力、最足底气。当前,平潭开放开发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以更坚定的意志、更优良的作风、更扎实的举措,深入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实验区党的工作会议精神,奋力开启“一岛两窗三区”建设新征程。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保持在6.5-7.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4.5%,进出口总值年均增长2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5-7.5%,整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一岛两窗三区”建设实现更大突破。

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和对平潭发展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四个更大”重要要求,锚定“一岛两窗三区”战略蓝图,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要求,主动顺应“五个转变”,扎实做好“四篇大文章”,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在建设高品味的国际旅游岛、高水平的闽台合作窗口、高层次的对外开放窗口、高质量的新兴产业区、高标准的高端服务区、高品质的宜居生活区进程中有更大作为,努力把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独具特色的两岸同胞共同家园,为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新贡献。

聚焦“国际风范、青春时尚”主线,全面加快国际旅游岛建设新步伐。对标国际一流,科学系统编制实施“十四五”旅游发展规划,推进旅游设施、管理服务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产品、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项目、一批吸引力强的高端文体赛事,在音乐艺术欢乐岛、品牌赛事活力岛、旅游体验舒心岛建设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到2026年,年接待游客超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境外游客、高端度假和过夜游客比例显著提高,旅游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14%,国际旅游岛美誉度和竞争力全面提升。

聚焦“往来便利、深度融合”主题,全面提升两岸融合新水平。充分发挥两岸交流合作的“桥头堡”和“试验田”作用,实行更加灵活、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对台政策,全面落实两个同等待遇。持续探索和深化两岸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融合发展,做足“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文章,实现经贸合作更加密切、人员往来更加便捷、民心融合更加紧密,基本建成台胞第二生活圈。到2026年,在岚台胞人数超10000人,落地台企超2000家,对台贸易额超2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

聚焦“激发活力、增强动力”目标,全面打造改革创新新高地。坚持改革不停顿,持续向创新要动力。在扩大对外开放上,推动分线管理模式由“一线放宽、二线管住”向“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转变,建设高标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上,立足资源禀赋,聚焦聚力发展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为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增长极。在创新体制机制上,打破科层体系,推行扁平管理,优化职能配置,增强推动发展的能力。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投资更加便利,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

聚焦“田园风光、城市生活”导向,全面树立生态文明新样板。始终牢记“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平潭的‘真宝贝’”,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推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科学规划四个片区功能布局,金井片区围绕繁荣新城、打造消费高地,海坛片区围绕城市更新、优化景观风貌,君山片区围绕加快城乡一体化、提升生活品质,苏平片区围绕实施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推动片区均衡发展。到2026年,城镇化率达55-65%,森林覆盖率保持在35.5%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1%以上,厚植绿色生态城市底蕴。

三、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开局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实验区党工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做好旅游、对台、创新、生态“四篇大文章”,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

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进出口总值增长10%;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节能减排等生态指标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登记失业率等控制在省下达的预期目标范围内。

实现年度目标,必须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健全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织密织牢防控网络,巩固疫情防控成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重点做好以下十项工作:

(一)千方百计促进投资

招商要更专业。充分发挥投资促进委员会作用,打造专业招商平台。瞄准重点区域、头部企业,建立招商项目库,尽快形成“一个重点产业、一份产业规划、一张招商图谱、一个招商方案”,全力开展精准招商。

招商要常态化。建立内部协作与外部协同并进的常态化招商机制。构建覆盖海内外、渗透各领域的招商信息网,推进“云招商”“云洽谈”。强化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节会招商,探索基金招商模式,招大商、招好商。每季度举办一次主题招商引资活动,积极推进“一周一签约”。突出园区招商,引进第三方参与运营管理,落实政策扶持,增强园区招商吸引力。

招商要求实效。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产业,扎实做好社会投资项目跟踪转化,确保社会投资年度投资额增长15%以上。及时跟进洽谈、加强跟踪调度,推动在谈项目尽快签约、签约项目尽快落地。深化与央企、省企合作,重点推动国际汽车文体科创产业园、中国能建综合开发等重大项目落地开工。力争引进1亿元以上项目40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招商项目开工率达60%以上。

(二)全力加快项目建设

快速推进项目。开展“2022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实施重点项目366个,年度完成投资160亿元。交通建设、旅游文体、社会事业、农业农村领域年度分别完成投资33亿元、23亿元、16亿元、11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四个季度分别完成60亿元、80亿元、43亿元、42亿元。确保每季度都有项目开工、都有项目竣工、都有项目投产。加快推进生鲜冷链生产示范基地等一批在建项目,开工建设国际沙滩运动基地等一批产业项目,建成投用八方物流产业园等项目。

统筹要素保障。发挥项目建设指挥部统筹协调作用,完善项目管理和服务机制。坚持项目统一策划,瞄准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投向,提升项目精准策划水平,实现项目有序滚动实施。坚持前期统一办理,在规划选址、耕地保护、生态红线、资金来源、立项审批等方面实行集中办理,提高项目前期工作水平和效率。坚持进度统一协调,靠前指挥,落实“一周一协调、一月一调度、一季一分析、半年一通报”机制。

发挥国企作用。充分发挥区属国企投融资、育产业、保民生、促发展的主体作用,加快重组改革后续工作,加强国有资源、资产、资金、资本整合,打造1家AA+主体信用等级企业,升级区属国企整体功能和抗风险能力。支持区属国企运用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等金融工具,拓宽筹融资渠道,增强直融能力,力争年度实现融资60亿元以上,确保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三)先行先试创新引领

持续深化自贸改革。加快新修编的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报批进程,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加快海关监管模式升级,探索台湾免税市场商品预订式销售监管模式,争取参照综合保税区监管并适用相应贸易便利化政策。加快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深化QFLP政策试点,争取QDIE政策试点,探索符合条件的非金融企业办理一次性外债登记,促进资金流动便利。优化提升特色业态平台,加快培育离岸贸易、跨境服务贸易、台湾医药美妆零售进口等新型业态。建成投用海西隔检中心。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补齐知识产权、诚信体系等方面短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提升机制。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全省率先实现80%以上事项全过程全方位全领域网上审批和即办即结。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60%以上事项推行企业准入“告知承诺+以函代证”,探索极简审批改革,建立信用承诺审批分级管理制度,促进“免申即享”基本全覆盖。优化项目投资体制改革,推进“多测合一+数模核验”,以数据驱动推动项目审批数字化升级。

拓展对外开放空间。加快建立“水水中转”国际物流通道,拓展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支持岚籍企业在境外建设远洋生产基地、水产养殖基地、商贸物流基地。发挥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地核心区等资源优势,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深化与岛屿国家交往合作。深度融入福州都市圈、闽东北协同发展区,促联通、惠民生、共发展,念好新时代“山海经”。

(四)拓展数字经济

培育集成电路产业。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园落地,加快筹建电路产业促进中心,引进两岸集成电路行业龙头企业,发展集成电路设计、封装、保税研发与检测维修等业务。加快布局新一代半导体产业,开拓芯片对台贸易渠道,力争规上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产值增长30%以上。完善新兴产业园配套建设,引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软件信息技术企业,加快形成数字产业集群。

促进数字文旅建设。着力构建全域智慧文旅平台,加强与腾讯等数字龙头企业合作,加快“一机游平潭”建设步伐,全力打造集管理、营销、互动、展示为一体的服务门户,实现全岛全域全要素的数字化治理。着力创新“电竞+数据”产业模式,争取头部企业来岚设立电竞游戏公司、研发机构、工作室,推进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打造一批电竞赛事服务、电竞职业教育等公共服务平台。

拓宽创新应用平台。实施超高速云网融合工程,提升千兆光纤覆盖率,打造区块链、云计算、无人驾驶、远程医疗等场景应用标杆。优化智慧政务办公平台建设,尽快实现移动协同一体化、办公办会无纸化。推动档案大数据中心、跨境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提升云平台能力。引进灵活用工平台、无车承运等平台企业,依托大数据、数字化,促进平台企业之间互联互通、业务融合。鼓励航运、建筑传统产业实行数字化管理,激发传统产业新动能。

(五)提升海洋经济

升级传统渔业。积极引进海上储备区风渔结合试验项目、深蓝渔业发展示范基地、海洋牧场旅游综合平台等项目,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深远海工业化养殖产业链。支持远洋企业在印尼、巴基斯坦等境外国家建立海外综合性渔业基地、水产养殖基地,力争远洋渔业年产值3.8亿元以上。加快推进国际海洋产业物流园等在建项目,进一步完善全冷链物流体系及水产品加工体系。

突破装备制造。坚持龙头引领,扶持一批涉海工程龙头企业和具有成长力的新型企业。加快推进“海上平潭”海洋装备综合项目,策划生成海工维保、海上装备开发制造等项目。鼓励海工装备企业加大设备购置规模,引进世界先进风电工程船,力争实现设备投资25亿元、产值20亿元以上。

做大港口物流。拓展港口物流链条,做大液晶面板、美妆、红酒、中药材加工贸易和转口贸易,力争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万标箱、增长15%以上。持续推进岚商航运企业回归,力争运力达到530万载重吨以上,水路运输周转量保持15%增长。延伸航运配套产业链,建设海员培训基地、海运产业园、应急救援基地,推动东南沿海区域海上风电运维服务中心项目落地,拓展海洋经济服务业态。 

(六)推进绿色经济

发展清洁能源。坚持“以资源换投资”,积极引进风电企业和风电上下游产业链条,有序推进大练、长江澳等海上风电项目建设,适时开展A区、B区、草屿等海上风电场前期工作。推动建设共享储能电站,积极拓展下游储能业态,探索“海上风电+陆上产业基地+示范场景”发展路径。探索潮汐发电、光伏发电开发利用。

构建绿色生态。推动绿色建筑技术标准在高等院校、商务中心、新兴产业园区等区域推广应用,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加快两岸农渔合作产业园建设,探索建立“农民创业+乡村振兴”合作模式,打造一批农业生态观光园、观赏园和综合性休闲农场。完善西部、南部、环白青生态廊道建设,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带动沿线村庄实现乡村振兴。

落实双碳战略。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推进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开展建筑垃圾等循环再利用,实施工业企业节能改造,深化低碳先行发展试点示范。倡导绿色生活和消费方式,推动城市公交、环卫新能源车辆全覆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加大对绿色产业信贷支持。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加大绿色产业项目投资。

(七)壮大文旅经济

创新文化产品。加快推进影视音乐产业园、音乐文创基地等音乐产业项目。建成运营国际演艺中心,积极引进高雅音乐会、舞台剧等精品演艺项目。策划举办高品质的音乐节、艺术节、动漫节、摄影节等活动,继续举办IM两岸青年影展、海峡两岸电视主持人大赛等影视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扩大对外吸引力。充分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加快推进壳丘头考古遗址公园、海坛海峡水下考古遗址公园等项目,开发一批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创产品,不断丰富旅游发展内涵。

引进体育赛事。全力办好国际赛车嘉年华系列活动,启动如意湖环湖路赛道改造,策划引入China GT中国超级跑车锦标赛、中国F4方程式大奖赛、儿童卡丁车挑战赛、超级跑车虚拟锦标赛等赛车、电竞新型赛事。常态化举办风筝冲浪、沙滩排球、自行车、棒垒球等体育精品赛事。推动建设国际风帆运动基地、国际沙滩运动基地,建成1条国际骑跑运动赛道,争取国家风筝冲浪、棒垒球训练基地落户平潭,打造知名体育赛事目的地。

丰富消费业态。加快发展会展业,力争举办3-5场全国性高端会议和展览活动。积极培育免保税商贸购物中心,增设2-3个城区跨境电商保税展示体验店,满足游客进口商品消费需求。推动条件成熟的景区景点引入演艺演出、灯光秀等夜游业态,培育消费增长热点。合理布局一批室内和户外休闲场所,开发建设一批主题鲜明的美食街、商业街,大力培育一批综合性夜间消费集聚区,争创国家文化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力争全年接待游客700万人次,旅游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比重达10%。

提升服务品质。完成《平潭国际旅游岛总体规划提升方案》和景区修建性详规编制。实施旅游品质提升百日攻坚,以“五一”和“十一”为节点,加快改造提升重点景区景点及周边环境,完善全岛旅游标识,提升旅游酒店、旅游餐饮、旅游公厕等软硬设施。加快构建智慧旅游体系,完成3.1万个停车位和450个厕所智能改造,增强游客满意度和体验感。强化政策引导,全力打造一批全域旅游生态小镇、旅游特色村镇、金牌旅游村。

(八)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经贸往来更加便捷。优化加密两岸客货运直航航线,打造两岸物流贸易主通道。探索发展面向RCEP国家和地区的加工贸易、转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用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探索离岸贸易结算、交割等业务,延伸“保税+芯片、医疗器械”等加工贸易。加快对台跨境商品集运仓、两岸邮件处理中心建设,推动对台中药材交易中心投入运营,培育两岸特色商品市场。深化两岸金融合作创新,做大两岸特色金融集聚区。积极引进台湾电子信息、大健康、影视文创、旅游观光等企业落地发展。

同等待遇增点扩面。深化对台企业资质和行业标准采认,力争在旅游、建筑、医疗、教育、交通、环保、农业等领域有更多应用实例落地。鼓励在岚台企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促进两岸行业标准共通。扩大对台职业资格采信成果运用,结合职业技能等级试点工作,推动设立台胞考证一体化服务中心。健全完善台青“培训考证+实习实训+创业孵化”链条,力争吸引3000名台青来岚实习实训、就业创业。

基层融合走深做实。大力推广麒麟卡、“台胞诚信闪贷”等金融服务,落实落细子女就学、人才奖补、社会保障等惠台政策,开放台胞申领第三代社保卡,解除在岚台胞创业就业生活后顾之忧。优化两岸仲裁中心功能,加强涉台司法交流合作。引进更多两岸融合发展顾问、台湾社区营造师和社工,扩大台胞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和基层治理覆盖面。继续办好共同家园论坛、两岸国学论坛等品牌活动,深化民间互动交流,增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九)持续改善和保障民生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四个片区功能布局,推动资源共享、错位发展。修订实验区建筑风貌控制导则,为城市每一个区域、每一座建筑“定性、定位、定型”。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新建5G基站600个,实现全岛5G信号全覆盖,建成综合智慧能源项目。稳步更新老城区,有序推进76条背街小巷改造,加快推进45个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建成投用“一闸三线”岛外引调水工程,扩建南部水厂,新建北部水厂,实施湖库提升工程,基本实现主岛城乡供水一体化。新建污水管道13.5公里、污水提升泵站4座、截污改造7处,推进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统一政府购买服务,统一城乡作业标准,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

切实做好“三农”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毫不放松抓好初级产品供给,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5.5万亩以上,确保猪肉、蔬菜等重要农副产品供给安全。加强粮食物资储备管理,抓好地方储备粮轮换、军粮区域配送中心项目建设。加快建设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引进5个台湾农业“五新”项目,开展5个农渔合作项目,投资额超过2000万元。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和经营模式,盘活利用农村闲置资源,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改扩建龙南初中、中湖小学、滨湖幼儿园等6所中小学幼儿园,推进厦门大学平潭研究院落地办学,打造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调整优化医疗机构布局,实施一批卫生健康补短板项目,推进区中医院改扩建,打造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海洋科技文化中心,补齐“四馆一场”短板,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常态化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持续推进非遗传承保护。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推动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协调发展。

持续加强社会保障。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创业引领计划,扎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推动医社保扩面提标,确保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升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大病救助水平。推行“医养护康”一体化试点,打造25家以上三星级农村幸福院,推进城乡养老事业均衡发展。健全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稳妥推进城乡危紧房改造。统筹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商品房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扎实办好为民办实事项目,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平潭人民。

不断创新社会治理。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开展文明素养提升行动,培育扩大志愿者队伍,打造一批星级社区,建设有爱心、有温度、讲诚信的人文社会。加快建设“智慧平潭”,推进数字技术在城市治理领域的广泛应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扎实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加强双拥共建,全力支持部队建设,巩固拓展军政军民团结良好局面。深化平安平潭、法治平潭建设,强化社会治安防控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推动扫黑除恶斗争长效常治,筑牢社会稳定防线。加强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深化“餐桌污染”治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健全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升应急管理水平。

(十)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心怀“国之大者”,筑牢忠诚之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一岛两窗三区”战略方向奋勇前进,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在平潭落地生根。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监察监督,主动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积极发挥审计、统计监督作用。凡是对社会承诺的服务事项,都要履行约定义务,增强政府公信力。

加强效能政府建设。始终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大力传承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等优良作风,激发斗志,敢于攻坚,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变“催着干”为“争着干”。逐项对照省营商环境18个一级指标、65个二级指标,提升审批服务、公共服务、对台服务水平。

加强廉洁政府建设。深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规范约束履职行为,既要加快项目建设,又要依法合规、严守规矩底线。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真正把每一笔财政资金都用来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

同志们!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牢记“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实验区党工委正确领导下,振奋精神,担当作为,夙夜在公,勇毅前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奋力开启“一岛两窗三区”建设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陈耀峰

最热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