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为什么叫平潭?央视正式解读

2024-03-24 19:55:47 来源:平潭网、央视科教频道

3月22日
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入选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平潭
再一次备受全国瞩目

平潭也多次登上央视

CCTV-10《中国影像方志》

曾将镜头聚焦平潭悠远深厚的历史

从考古记、历史记、民俗记
戏曲记、传承记、当代记

六方面详细介绍了平潭的历史与人文
展现出平潭人
不惧苦难、锐意进取的精神内核

image.png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从高空俯瞰,拥有126个岛屿的福建平潭,仿佛就是那只麒麟。雄踞海上,守护着海峡两岸的平安。它不仅见证了中国数百年的海防史,也见证着平潭人与海洋互惠共生的繁盛今天。

图片

考古记

平潭壳丘头遗址,是迄今台湾海峡西岸已发现的年代较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图片

平潭壳丘头遗址分布的范围大约10000多平方米,考古队前后两次发掘,共清理出21个贝壳堆积坑和1座墓葬,出土了200多件石器、骨器、玉器、贝器、陶器等遗物,以及数以千计的陶片标本,经过碳-14年代测定,壳丘头遗址年代为距今5500至65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遗址。

图片

图片

平潭先民们选择岛上背风向阳坡地为居住点,以渔猎和采集为主要生活方式。出土石器的锐利,陶器纹饰的繁丽,贝壳上的原始雕琢,无不勾勒出平潭海洋文明的早期样态。

图片

图片

在后续的考古发掘中,平潭又发现了东花丘、榕山、龟山等遗址,它们和壳丘头遗址一起,构成平潭壳丘头遗址群。范雪春的考古团队,一直在探索着平潭与南岛语族的起源与扩散之间的关系。

图片

当今国际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南岛语族的发祥地在中国大陆东南沿海一带。2017年,中国首个国际性南岛语族考古研究机构“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在平潭成立。平潭岛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大自然的馈赠,见证着人类海洋文明的发端和发展。

图片

图片

历史记

平潭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海防史。正如《平潭县志》中对平潭战略地位的描述:“内而襟带浙粤,外而控制台澎。平潭定,东南半壁之海无不定矣。”

图片

自明代开始,海上危机四伏,海防随之发展。到明清年间,平潭成为海防要塞。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朝廷析海坛岛以及周边的九个岛,设置平潭海防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康熙皇帝实行了戍兵换班制度。在历次重大事件发生时,海坛镇水师都渡海平乱。正是这批水师的到来,庇护了台湾百姓的生产生活。

图片

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詹功显临危受命调任澎湖协水师副将,为澎湖地区最高军事武官,这一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詹功显指挥的澎湖防御战取得了胜利,书写了一首“抗英保台海”的爱国史诗。道光皇帝为表彰他的军功,御笔亲题“老臣为国”匾牌。

图片

地处福建海疆最前沿的海坛镇水师,戍台官兵的人数情况难作准确统计,据史料记载,清朝治台期间,累计戍台近七十批次,赴台的海坛镇将士多达八万之众,平潭军民为保卫台湾岛安全做出了重大牺牲。数百年来,平潭历经许多战事,名将贤才辈出,涌现出八位提督,十二位总兵。

海防史绩卓越,先贤风范昭人。在中国海坛海防博物馆里,一件件文物静静地讲述着平潭波澜壮阔的海防历史。英雄虽已远去,精武忠魂却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影响和激励着一代代平潭人。

图片

图片

民俗记

1958年,电影《小刀会》剧组专程到平潭学习藤牌操的招式,电影将平潭藤牌操首次展现于世人面前。2018年,平潭藤牌操传承基地成立。

图片

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东南沿海一带倭寇作乱,抗倭名将戚继光受命来到福建。戚继光操练的“鸳鸯阵”中,藤牌手手执轻便的藤盾并带有标枪、腰刀,藤牌手除了掩护,还可与敌近战,而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则照应周边的藤牌手和狼筅手。

图片

“鸳鸯阵”不但使矛与盾、长与短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各种兵器的效能,而且阵形变换灵活,抑制住了倭寇优势的发挥。之后,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对倭作战,每战皆捷。

戚继光入驻平潭后,藤牌兵向乡勇传授作战阵法以抗击倭寇,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平潭藤牌操。平潭藤牌操的特色是通过表演队形,展现中国古代水师的著名阵法。

图片

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藤牌操代表性传承人黄水华说:“藤牌操虽然属于传统体操类,但它的最大特点是武术格斗的气氛,刀棍剑戟,火花飞溅,呐喊声锣鼓冲天,堪称‘中国军事第一操’。”

2018年,中国藤牌操传承基地成立。藤牌操破除了“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旧门规,广招传人。在老一辈悉心指导下,年轻一辈积极学习和传承,为藤牌操队伍补充了新鲜的血液。

图片图片

藤牌操如同平潭人的精神图腾,乐观向上,英勇无畏,蕴含着平潭人不惧苦难的勇气,也抒发着平潭人对美好生活的礼赞。

图片

戏曲记

词明戏原名“高腔”,由于最初时不用管弦伴奏,强调唱明台词,故称为“词明”。相传词明戏肇始于明末清初,浙江余姚词明戏艺人流落于此,衣钵相传,保留到了今天。

图片

为丰富词明戏的舞台表现形式,平潭词明戏班引入了观众喜闻乐见的泉州提线木偶戏的表演方式。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每个提线木偶身上设置16至30余条纤细的提线,表演者用灵动的指尖与纤细的提线,让木偶的动作活灵活现,丰富了词明戏的表演细节。

图片

图片

平潭词明戏传人林文远说,平潭词明戏是用木偶来表演,用词明戏的曲调来演唱。

在第二届平潭“霞海文化节”上,林文远和他的伙伴们演出了词明戏经典剧目《打八仙》中的唱段《偷桃》,古老剧种散发出的独特魅力深深打动了观众。

图片

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叶明生表示,词明戏有着400多年的历史,在福建戏剧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文化价值,是福建省的珍稀剧种。

图片

传承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平潭贝雕工艺厂的产品在广州商品交易会展销,一幅贝雕国际象棋风靡会场,备受欢迎,这是属于平潭贝雕技艺的高光时刻。

图片

四面环海的平潭,是一个贝壳的王国。据《平潭县志》记载,平潭有贝类一百多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平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贝”文化。而把贝文化打造成贝产业,靠的是一代代平潭人的艰辛付出。

图片

图片

1959年,平潭创办了全省第一家贝壳工艺厂。时任贝壳工艺厂厂长的林国钦利用丰富的贝壳研究出贝雕工艺。鼎盛时期,平潭贝雕从业人数达千人。

图片图片

平潭贝雕因材施艺,依势取形,创造出拼贴法、浮堆法、坯模法、和镂空透雕法等工艺,生产出5大类200多个贝雕品种。形态各异的贝壳在贝雕艺人的手里,变成了一件件艺术品。对于老一代贝雕艺人而言,贝雕承载着他们的青春与记忆。而新一代艺人的匠心坚守,让平潭贝雕以自己独特的姿态,走上了复兴与发展之路。

图片

在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建贝雕代表性传承人詹胜看来,传统工艺的价值,不仅在于厚重的文化艺术,更是要有与时俱进、融入生活的亲和力。为此,他不断提升根据贝壳色彩进行构思的立体工艺,逐渐形成平潭贝雕艺术极具魅力的雕刻技法。

图片

近年来,詹胜的贝雕作品《活蟹》,表现的是平潭的金鲟,栩栩如生,意蕴悠远。这幅作品在福建省文化产业金砖国家(俄罗斯)展览会上,引起了业界惊叹,让平潭贝雕声誉再起。

图片

为了传承贝雕艺术,平潭越来越多的学校将贝雕融入校园文化。平潭城关小学贝艺工坊制作的作品,小有名气。

大海的绮丽,赋予平潭贝雕无穷的魅力,而传承至今的精工思想和创新精神,已融入了平潭人锐意进取的坚实脚步中。

当代记

每年夏天,平潭海域都会出现“蓝眼泪”的奇观。每到这时,平潭绵长的海岸线变成了晶莹的蓝色,好像星空坠入了大海,梦幻而又浪漫。这种由浮游荧光生物形成的神奇景观,掀起了平潭的旅游热潮。

图片

图片

而真正让平潭海岛誉享誉国内外的,是遍布全岛的海蚀地貌奇观。平潭花岗岩海蚀地貌因数量多,规模大,形象逼真,布局巧妙,被前来考察的中外专家们称为世界罕见的海蚀地貌博物馆,平潭因此赢得了“海蚀地貌甲天下”的声名。

图片

图片

随着平潭地质公园正式获批国家级地质公园,得天独厚的景观资源,让平潭拥有发展旅游的广阔空间。2016年,《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复。平潭一跃成为继海南岛之后,中国第二个国际旅游岛。

图片

借助旅游带来的发展,以及传统渔业和海运的升级改造,勇于开拓的平潭人经营着1000多艘运输船舶,总运力占全国近20%,平潭人正以海洋的胸怀走向世界。神秘的海洋在平潭人眼中是风景,也是资源。它所展现的,正是平潭人与海洋互为交织,和谐共生的优美画卷。

图片

古韵悠扬,激越高亢的词明戏

牵动着平潭人的乡愁记忆

豪情万丈,虎虎生威的藤牌操

铭记着平潭人的英雄荣光

海浪之间,烽火狼烟

书写下平潭海防历史的沧桑往事

贝壳之上,匠心独运

雕刻出平潭产业发展的美好明天……

责任编辑:詹翔宇

最热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