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带你解锁壳丘头遗址里的两岸密码

2025-05-19 09:37:53 来源:看台海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台湾青年走进

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博物馆

开启了一场穿越几千年的文化之旅

在平潭壳丘头遗址博物馆的展柜里

几片沾着泥土的碎陶片

正在改写历史教科书

这些五六千年前的先民遗物

与台湾史前遗址出土的文物

共享着同一套文明基因

壳丘头遗址群是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研究南岛语族起源的关键基地。

平潭壳丘头遗址博物馆以“源”“流”“彩”为主线通过3个展厅,全方位展示了壳丘头遗址群的考古成果和南岛语族的历史文化,不仅揭示了台湾海峡两岸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关联,还证实了福建沿海地区是南岛语族向太平洋岛屿迁徙的重要源头。

遗址群中的西营遗址,距今约7300—6500年,代表了目前平潭岛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

遗址群中的壳丘头遗址距今约6500—5000年,尤其与台湾大坌坑文化存在相似性,显示出台湾海峡两岸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关联;

遗址群中的东花丘遗址距今约4000—3500年,是遗址群中新石器时代末期的代表性遗存;

遗址群中的龟山遗址距今约4000—3200年。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西营遗址发现人骨和牙齿,人骨直接测年结果为距今约7300年,初步研究表明,平潭史前人群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族群有较近的遗传关系。而在遗址群发现的植硅体水稻遗存,可追溯至7000多年前,陶片上还发现了稻、粟、黍等植物印痕,这也是我国东南沿海岛屿最早的水稻遗存,揭示出海岛史前人群存在农业行为。考古专家介绍,水稻和粟在距今4800—4600年期间传入我国台湾地区。这些考古发现,为南岛语族早期人群扩散提供了新证据。

中土,四方

大陆,宝岛

史前中国文化的多元与一体

用平潭壳丘头遗址博物馆的一件件陶石贝玉

勾勒,拼图,串联,显化

也让南岛语族的祖先们

跨越大海,登陆宝岛

这一路的勇气,智慧

和散播自我文化与文明的不屈与执着

来路与归途

变得清晰

站在壳丘头遗址的观景台

台湾海峡的浪涛声

与六千年前并无二致

那些试图割裂文明血脉的声音

在考古实证面前显得如此苍白

毕竟,连六千年前的蚬壳都知道

有些基因

海水冲不淡,时间拆不散

它让我们看到

无论岁月如何流转

两岸之间的文化纽带始终坚韧

这种对彼此的认同与归属感

也将如涓涓细流

汇聚成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磅礴力量

责任编辑:刘春兰

最热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