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低空经济顺风而行

2025-09-18 09:24:17 来源:平潭网 作者:何燕

2024年,全国两会首次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迎着这个新风口,平潭的低空经济也顺势“起飞”。

“打飞的”给救援人员送救生衣、通过无人机给离岸小岛配送药品、乘坐直升机空中观光……当下,平潭低空经济产业链正在进一步完善,无人机服务各行各业的创新应用场景将不断刷新想象。

游客与直升机合影。(资料图)

拓展新场景

“来,大家看一下这个操作流程。”近日,在平潭宇川航空无人机培训基地,无人机执证教师正在给学员培训。该基地是平潭无人机专业化教学实训基地,拥有上千平方米的训练场地以及百余套尖端设备,打造了集教学、实训与无人机智慧化综合应用于一体的现代化无人机技术综合平台,从理论到实操,全程沉浸式教学,为行业从业者及企业用户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服务。

在金井片区的他秀无人机研发基地,KF-150重载能力双轮演示直观印证了其在物流配送、农林物资运输等场景的应用价值;KF-150与T60双机协同紧急救援,其中,T60无人机搭载救生衣,KF-150无人机装载救生圈,两架设备根据“救援任务指令”快速响应、精准配合,在预设区域完成救援物资的空中投送与落点定位。

此外,低空旅游也在节假日期间崭露头角。在龙王头,游客们乘坐着直升机或小型飞机,在空中俯瞰碧海蓝天,体验了一把别样海岛风情。

从培训到救援,从农业到物流,随着无人机应用场景的不断开拓,越来越多企业抢滩平潭低空经济,让低空经济逐渐从理论研究走向实践应用。

资源带引力

近日,国内头部大型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制造商峰飞航空科技研发的V2000CG凯瑞鸥在平潭成功完成真实气象环境抗风测试。

为什么选择平潭?——因为平潭的风能资源。

平潭风能资源丰富,年均风速在8.4米/秒以上,全年6级以上大风天气有300多天,属于稀缺的海岛强风气象自然环境。“这让平潭在开展极端气象条件应用测试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不仅为无人驾驶航空器抗风性、海洋腐蚀性、稳定性及适航性验证提供了天然试验场,也令平潭成为能够常态化开展大风环境下飞行验证的最佳区域之一。”峰飞航空科技相关负责人说。

“平潭的强风环境对无人机测试的价值具有不可替代性,只要能抵抗得住平潭的风,无人机去哪都可以飞。”他秀(平潭)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吴君凡说,平潭同步具备“强风+高湿+高盐+海岛地形”四重测试条件,可真实还原无人机在东南沿海、东南亚等海域的实际作业环境,测试数据有效性较内陆平原测试场提升60%。

抢滩新蓝海

平潭成为“天然试验场”,背后靠的不仅仅是风,还有敢为人先的气魄。

在今年第二十三届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交易会上,实验区与福建省航空运动协会签订了《构建平潭全空间无人体系及低空经济产业共同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双方在顶层规划、空域划设、运管协同、招商引资及项目建设等方面构建长期稳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平潭全空间无人体系及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今年7月,《平潭全空间无人体系及低空经济产业规划(2025-2035年)》(简称《规划》)在专家组的评定下,一致通过评审。

《规划》由福建省航空运动协会牵头编制,是全省首个聚焦“全空间无人体系”与“低空经济融合发展”的中长期专项规划,旨在推动平潭打造低空经济创新发展的示范标杆。它立足平潭“三区叠加”优势,提出构建“空、陆、海”三域联动、“数、智、算”三维支撑的全空间无人体系产业体系,目标到2030年初步形成体系,2035年建成全国领先的低空经济示范区。

实验区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协同各方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机制完善、智慧飞行营地建设及多场景应用验证,助力平潭打造常态化、市场化的低空经济发展模式。

责任编辑:陈雅倩

最热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