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声”在平潭唱响
2025-09-12 09:42:06 来源:平潭网 作者:林秦东/文 林君斌 江信恒/摄平潭网9月12日讯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9月8日晚,《大地之声——毛利民歌与华夏诗词的回响》音乐会(以下简称“《大地之声》”)在平潭国际演艺中心上演,毛利艺术家埃鲁·奥内罗阿在台上吟唱了李商隐的《锦瑟》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赢得阵阵掌声。
9月8日晚,《大地之声——毛利民歌与华夏诗词的回响》音乐会在平潭国际演艺中心上演。
这是一场怎样的演唱会?当中国古典诗词与毛利民谣在平潭上空交汇,当小提琴的悠扬与中国大鼓的豪迈同频共振,这样奇妙的组合将催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
毛利青年学中文,中文歌唱出乡愁
当晚,年仅24岁的埃鲁·奥内罗阿身着红色唐装,以中文和毛利语献唱了多首经典作品。“我曾在新西兰听埃鲁·奥内罗阿用毛利语演唱,没想到他的中文也如此字正腔圆。音乐无国界,他的歌声让我感受到浓浓的乡愁。”新西兰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哈雷说。
从首次接触中国古诗词到登台演唱,埃鲁·奥内罗阿仅用了六个月。他与中国的缘分,始于2024年5月的一场演出。
当时,中国青年男中音歌唱家周楠受邀在新西兰怀卡托大学举办独唱音乐会,剧场座无虚席,众多新西兰音乐人与毛利学生静静聆听,埃鲁·奥内罗阿也在其中。“第一次听周楠演唱时,我就被歌声中的情感深深打动,那是我此生听过的最动人的旋律之一。”埃鲁·奥内罗阿说,音乐会结束后,他主动联系了周楠,表达想学习中文唱中文歌曲的愿望。
周楠欣然答应当起了老师,埃鲁·奥内罗阿也常与周楠分享毛利音乐,二人逐渐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有时,他们两人甚至会在街头即兴演唱,不同背景的两人在音乐世界碰撞,路人走过皆会心一笑。
“对我来说,中文的音调变化颇具挑战。”埃鲁·奥内罗阿说,自己此前从未系统学习过中文,汉语声调的“平扬转降”是一大难点,周楠便逐字逐句带着他清唱,并将古诗译成英文,帮助他理解意境。
“我们常借助手势、表情、眼神沟通,音乐本身就是超越语言的桥梁。”周楠动情地说,“我们不仅是师徒与伙伴,更是两种文化的传播者。我们计划将此次演出制成纪录片带回新西兰,让更多毛利朋友了解平潭作为南岛语族起源地之一的重要意义。”
埃鲁·奥内罗阿在台上演唱。
周楠(右二)在台上演唱毛利民歌。
“他们的歌声深深感动了我”
两个小时的演出,背后是无数的艰辛与感动。与时间赛跑是演出团队面临的首道难关。团队成员分布世界各地,集中排练的时间很有限。新西兰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安德鲁·比尔在来平潭前还有另一场演出,作为音乐总监与首席小提琴手,刚结束奥克兰的演出,他便搭乘飞机赶到平潭,抓紧时间排练,只为呈现最好的舞台效果。
“灯光可以再暗些,站位能否更近观众?”9月7日晚8点,距开演不足一天,平潭国际演艺中心依然灯火通明,团队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演出执行导演刘璐萱在朋友圈写道:“所有演员与工作人员未进晚餐,仍在紧张彩排,只为明晚《大地之声》平潭首演!”
演出当晚,来自各地的观众齐聚一堂,共赏《大地之声》。整场演出融合室内乐编配、中外艺术家跨界传唱、中英双语字幕等多元互动元素,为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这场融汇中华古典诗词与毛利民歌的国际文化盛宴,不仅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更带来了跨越语言与地域的深度情感共鸣。
李静是土生土长的平潭姑娘,也是一位音乐教师。聆听毛利民歌《女孩啊,女孩》时,她深有感触:“这场演出对我有特别的意义。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就在我的老家上攀村。他们的歌声,深深地感动了我。”
中外歌手一起演唱毛利民歌。
“希望大地之声一直唱下去”
音乐会的一大焦点便是周楠与埃鲁·奥内罗阿的合作演唱。周楠以高超技巧、华丽音色与纯正意式风格,深情诠释了毛利民歌《风之歌》《女孩啊,女孩》,打动全场观众。这些歌曲首次用五线谱重新编曲,谈及幕后创作,周楠不禁眼眶湿润。
“在新西兰北岛一毛利部落,我曾遇见一位年逾古稀的长者,他吟唱的毛利古调优美却无乐谱记录,若不保护这天籁之音,我将遗憾终生。”周楠说,他与团队走访多个毛利部落,收录大量珍贵民歌,凭借记忆将旋律转化为五线谱,搬上舞台。
“有时我们还会为一个音符反复推敲。”刘璐萱补充道,“毛利音乐中有许多微妙的滑音和装饰音难以用现代乐谱准确记录,所以我们需要创造新符号来捕捉这些独特元素。”
周楠与刘璐萱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十多年前,志同道合的两人师从著名歌唱家学习声乐与歌剧,在国内外屡获嘉奖。尽管常居海外,活跃于国际舞台,但他们始终怀揣共同心愿:将中国古诗词歌曲与民族歌剧推向世界。
“我们曾以英、法、意语演唱多国经典,那为何不能请外国音乐家来唱响中国旋律呢?”带着这一想法,这对艺术伉俪与多位中外艺术家携手创作了大量融汇东西方文化元素的音乐作品。
演出最后,中新艺术家携手谢幕,经久不息的掌声在平潭国际演艺中心内回荡。“没想到演出效果如此之好,观众展现了极高的观赏素养。希望《大地之声》能一直在这里唱下去。”刘璐萱感动地说。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