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海石厝岁月长

2025-09-19 09:47:48 来源:平潭网 作者:林秦东/文 高信凯/摄

苍海村位于海坛岛南端,与坛南湾毗邻,是平潭词明戏的传承地。这个古老的村落,拥有古寺、古厝和古戏曲,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

“厝”落有致

与其他古村的建筑格局略有不同,苍海村自村头至村尾,被一条笔直的村道贯穿。“苍海村过去也叫苍霞垄,全村共有石厝600余座,分为‘南头’和‘北头’两个聚落。顾名思义,靠北端的叫北头,以林姓人口为主;靠南端的叫南头,魏姓人口占多数。”谈起村里的历史,村民林爱东侃侃而谈。

村里石厝的封火墙造型独特。

行至苍海村南头的一栋石厝门口,窗棂上张贴的金灿灿的“囍”字令人侧目。这是一栋典型的四扇石厝,石厝前厅里贴着两副巨大的“舅联”(平潭人娶亲时舅舅写给外甥的贺联)。

“后生仔,太阳大,外面晒,进来看,不碍事。”许是听到了门外的动静,屋里的阿嬷起身迎了出来,热情地招呼大家进屋坐坐。

阿嬷名叫林妹宋,今年89岁。上个月,一直在外工作的孙子特意回祖厝举办婚礼,厅堂四处还遗留着结婚时摆放的各类婚饰品。“孙子回祖厝办婚事我特别高兴,亲朋好友都回来吃酒,家里好久没这么热闹了。”林妹宋一边笑着说,一边搬来椅子邀请大家坐下。

89岁高龄的林妹宋笑谈起厝往事。

林妹宋虽然年事已高,但说起起厝往事,记忆犹新。“我刚嫁过来的时候,跟着老头子住在后山一栋破旧的老厝里,那宅子低矮潮湿,每到雨季,屋内就积满了雨水。家里五个孩子都是男仔,当时老伴还在供销社工作,为数不多的收入都用在拉扯几个孩子上,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直到大儿子十五六岁,能帮忙干活了,我们才开始盖这座石厝。我记得那是1971年。”林妹宋说,这栋石厝是靠家里养猪一点一点建起来的。

林妹宋家的后院有一个废弃的猪圈。盖房子前一年,她托人从城里买来两只猪崽,每天天不亮,她就起床给孩子们做饭,然后背着最小的孩子去地里干活,午间休息时去打猪草喂猪。两口子掐着指头算日子,待到小猪崽长大出栏,换来的钱就成了家里起厝的资金。

“那时两只猪卖了百把块钱,我就用这钱买了第一批青石料,还请来附近有名的石匠帮忙砌房子。”林妹宋回忆道,因为一下子拿不出太多钱,人手不够,老伴就帮石匠们打打下手,她就在屋里给大家做吃食,有时是粉干,有时是放了海虾海蛎的咸粥。“当时有十几号人忙活,到了饭点,大家就端着碗席地而坐,吃得特别香。”

此后的几年里,猪圈里的猪养了一批又一批,石厝也从刚开始的半拉墙逐渐完整了起来。五年后,最后一块红瓦封顶,一家七口人终于有了一个新厝。

虽然房子盖了两层,但当时钱不够了,内部的楼板没有铺装,只是在墙体上留了几个方便日后安装木梁的嵌口,家具更不用说,一家人只能暂时睡在一楼大厅的水泥地上。

“五个仔都是在这厝里长大的。”林妹宋说。或许是回忆起起厝时的艰辛与不易,又或许是想到去世多年的老伴,林妹宋用手细细摩挲着石厝上满是青苔的墙面,眼眶泛红。

林妹宋的小儿媳妇李美珠站在一旁接过话茬:“我婆婆很不容易。我嫁过来的时候,老人家还帮衬着添置了不少家具。以前生活苦,大家都想着背井离乡去打拼,住上城里的商品房。现在逢年过节,大家反而想回这个老宅住几天,重温小时候的温暖。”

告别了林妹宋,沿着村中的小溪一路向北,不远处,一位老者正在自家的小院门前悠闲地晒太阳。他身后的石厝虽然也是四扇厝,但右侧的前房却凸出一块,与房前的洗衣墩和水井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小院。抬头看,二楼还有一排向外延伸的阳台,在当地并不多见。

老者名叫林心国,今年83岁,他和老伴魏木莲已共同在石厝里生活了五十余载。这栋石厝的修建,源于一段爱情故事。

林心国(右)与魏木莲讲述石厝故事。

1970年,林心国迎娶了邻村姑娘魏木莲。因为家中兄弟多,他只能与几位兄嫂共同寄居在父辈修建的老房子里。老房子年久失修,墙体裂缝纵横,每当遇到台风,全家人都提心吊胆。

“那时我就答应她,一定给她盖个新房。”回忆往昔,林心国的脸上泛起一丝腼腆的笑意。为了攒钱,夫妻俩省吃俭用,除了在家种地外,林心国还时常跟着大哥一同去“拔缯子”讨生活,分得的海产留一些给孩子们打牙祭,余下的全都换成了钱。

起厝时,老两口最大的女儿才十岁,就为家里分担起了活计。放学后,她不仅带着弟弟妹妹去山里割猪草,还给石匠们打下手。“现在她还经常跟我们开玩笑说,这房子也有她的一份儿。”魏木莲心疼地说,这面外墙缝里的碎石块,是一家人从后山一筐一筐挑回来的,长长的扁担把大女儿的肩膀磨得通红,可她从不喊一声苦。

最特别的,是厝里的石板层。多数人家的石厝通常用粗壮的衫木条做梁,再以成片的木板平铺其上,拼接成地板,但林心国却非要用石板做楼板。

“那活儿可不轻松。”林心国解释说,运石料时,通常要用三四根钢绳从石头底部穿过,两端绕回顶部后打结固定,再由两名健壮的成年男子用竹筒小心翼翼地扛起石板。整个过程必须一气呵成,一不小心石板便容易磕碰开裂。

充满岁月痕迹的石厝壁画

如今,这些石板依然坚固如初,沉淀着岁月的重量。五十多年过去,林心国夫妇从新婚走向金婚,子女们也事业有成,可这栋石厝始终让他们割舍不下。“孩子们一直想把我们接到身边住,但我们就是舍不得这里啊。老头子现在腿脚不便,每天在家门口晒晒太阳也挺好。”魏木莲说。

太阳缓缓下沉,天边泛起霞光,苍海村里升起袅袅炊烟。一路上听着乡邻互相打招呼,问及今年稻谷收成如何。苍海村是海岛上鲜有的拥有水田的村落,水稻刚收完,田里只剩一个个草垛,远远看去宛如一幅油画。村中戏台锣声敲响,原来是晚上有词明戏传统剧目《八仙》的演出……

责任编辑:郭颖

最热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