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平潭美食达人逛鱼市、做美食

2025-09-26 10:09:16 来源:平潭网 作者:高雪 文/摄

形如纺锤的鱿鱼、外壳细长的针螺、状若佛手的笔架,以及银光流转的带鱼……眼下,平潭的海鲜市场处处充满鲜活的惊喜,各式时令海产“上新”,让人应接不暇。记者跟随秋舍美食空间主理人秋瑟走进老城关一条寻常的海鲜街市,赴一场时令小海鲜的美味之约。

“到了,这里是我平时来得最多的地方,海鲜种类多,也新鲜。”顺着秋瑟指的方向看去,“上埔海鲜市场”几个大字赫然出现。

正值晨曦初露,咸鲜的气息在空气中流动。这条细长的巷弄向前延伸,两侧摊位紧密排列,选购的市民摩肩接踵。叫卖声、议价声、鱼贩处理海鲜的声响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活力的市井画卷。

“不少摊主就是本地渔民,出海捕到海货运到岸上卖,货卖完就收摊。要想挑到最好的,还得赶早。”秋瑟说。在一筐鱿鱼前驻足。“这是小管,又叫火箭鱿鱼,属于鱿鱼科,体型小巧而细长,挑小管的关键看眼睛。”秋瑟俯身仔细查看,“你看这小管眼睛突出,反光,说明非常新鲜。”她拿着一只小管说:“新鲜的小管跟大多数鱿鱼一样,不宜久握,手温会使其变色,影响烹饪后的品相。”看到摊主递来的两支煮熟的小管,她满意地说:“你看,鲜小管煮过之后,头尾紧实不散,如果不新鲜,煮过后就会断头。”

石蟹

拿起一只石蟹,秋瑟接着介绍:“石蟹在平潭很常见,外壳坚硬,多在潮间带的礁石缝里活动。虽然名气不如梭子蟹、兰花蟹,但它自带一种独特的鲜味,是很多家庭日常餐桌上的常客。”只见她用手轻按压蟹脐两侧,解释道:“像这样捏一捏,如果感觉手感硬实,就说明蟹肉饱满。”

谈及石蟹做法,秋瑟说,清蒸最能保留石蟹的原味,也常用来煮汤或制作蟹糊。“它是浓缩的海洋鲜味,是不少平潭人记忆里最朴实的家的味道。”

“今天的带鱼是‘亮鳞’的……”循着吆喝,来到一处摊位前,一条条银带般的带鱼泛着微光。“新鲜的鱼眼清澈饱满,如果浑浊凹陷,鱼体表面的‘银脂’又脱落得多,就不太新鲜了。要挑‘三指宽’以上的带鱼,肉厚,煎起来才香。”

龙头鱼

龙头鱼是平潭本地常见的鱼类,因其通体软滑、骨质细软,在本地更常被亲切地称作“豆腐鱼”。这种鱼虽其貌不扬,却是家常美味。“龙头鱼晶莹透亮,除了中间一根主刺,基本没小刺,口感特别。”秋瑟小心地掰开鱼鳃,见鳃色鲜红,她满意地点点头,“它的肉质极为细嫩,入口即化,尤其适合与豆腐同煮汤羹,汤汁乳白,鲜甜倍增;也常被裹上薄薄的地瓜粉煎炸,外酥里嫩,是下饭的绝佳选择。今天我想尝试一种新的龙头鱼做法,给大家尝尝鲜。”

笔架

临近街尾,一处售卖笔架的摊位让人驻足。秋瑟拿起一只笔架介绍说:“笔架有地方叫它‘佛手’,它虽然外形奇怪,但有着蟹肉的味道,非常独特。它长在石缝里,采的时候难度大,需格外小心,而且它能吃的只有根部一小截,断了就不值钱了。”

…………

将精挑细选的各类时令海鲜打包好,踏上归途。身后,上埔海鲜市场依旧人声起伏,与许多海鲜市场一样,这里的每一天清晨,皆是如此,它们是岚岛人家一日美味的起点,也承载着生活最真实的温度。

挑海鲜的技巧

想要吃到新鲜的海鲜,最新鲜的做法就是直接坐上渔船边捕边吃;退而求其次的方式是等在岸边,采买渔船刚打捞上岸的海鲜。以下是挑海鲜的技巧,你一定用得上:

1.优选活海鲜。需要注意的是,在活海鲜中还需要注意观察它们的行动和反应速度。可以用鱼抄子轻轻触碰,无论是鱼虾蟹还是贝类,行动速度较快、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捷的,往往鲜活度更高。

2.看肉质。肉质紧致有弹性,触手不黏腻,说明蛋白质未被分解,海鲜的新鲜程度更高。

3.掂重量。海鲜死后,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被分解,会使海鲜的重量下降。因此,优选同等大小海鲜中那些更“压手”的,往往更新鲜。

4.尽量不要买多,现买现吃最好。万一买回家的海鲜一次吃不完,也可以分装成小份,放入冰箱冷冻室储存。这样每次拿一份来解冻,可以避免反复解冻——上冻对肉质造成的影响。

最后说个省钱的方法:速冻海鲜比起新鲜海鲜来,营养几乎没有多大损失,新鲜度上也保持得较好。缺点在于海鲜含水量大,冷冻过程中会更容易产生冰晶,影响肉质弹性。但考虑到速冻海鲜方便储存、价格也比鲜活海鲜便宜不少,还是值得推荐的。(据央视新闻)

这份海鲜家常菜菜单请收好

回到厨房,秋瑟系上围裙,开始了她的烹饪。她坚持“原材为本、适度调味”的原则,在延续平潭传统海鲜烹饪手法的同时,也融入新意。这一桌由她亲手挑选、亲手制作的海鲜菜肴,不仅呈现出本地海产的多种吃法,更传递出平潭人尊重自然馈赠、踏实生活的饮食态度。

经典原味:清蒸龙头鱼

风味特色:极致简约,凸显海鲜本味。鱼肉嫩滑,汤汁清甜,是平潭人家最日常、最见食材品质的吃法。

选材关键:选择眼球透亮、鱼身软滑有弹性的新鲜龙头鱼。

制作步骤:

处理:从鱼背下刀,取出主骨,洗净备用。无需腌制。

码放:将鱼身整齐铺入砂锅,撒上姜片、葱段、芹菜段。

调味:仅淋入少许酱油提鲜,切忌使用过多调味料掩盖海鱼自身的咸鲜。

蒸制:上锅清蒸,火候需恰到好处,以鱼肉刚熟为佳。

家常烟火:香炸龙头鱼片

风味特色:外酥里嫩,香气扑鼻。是一道广受欢迎、操作简单的佐酒下饭菜。

制作步骤:

处理:将龙头鱼去骨后切片,并充分沥干水分。

裹粉:均匀裹上一层玉米淀粉,使其如同穿上“白色外衣”。

炸制:入热油锅中炸至表面金黄酥脆后捞出。

调味:趁热撒上椒盐粉,翻拌均匀即可。

极简之鲜:白灼小管鱿鱼

风味特色:爽脆弹牙,本味至上。是对新鲜度要求最高的烹饪方式,品尝的是大海最直接的滋味。

选材关键:务必选择眼睛清亮、身体紧实的鲜鱿鱼。

制作步骤:

在滚水中快速焯烫至断生即可捞出,时间过长会导致肉质变韧。可直接食用,或蘸取少许酱油芥末。

快炒鲜香:爆炒笔架

风味特色:锅气十足,口感独特。通过旺火快炒,瞬间锁住笔架的鲜美汁水,是其最主流的烹饪方式。

制作步骤:

清洗:将笔架仔细刷洗干净。

爆炒:热锅热油,加入蒜、姜、辣椒等香料爆香,然后下入笔架猛火快速翻炒。

调味:可根据个人口味调入少许料酒或酱油,迅速出锅以保持其脆嫩。

创意融合:芋泥龙头鱼羹

风味特色:大胆融合,口感新颖。芋泥的绵密香甜与鱼羹的咸鲜滑嫩在口中碰撞,层次丰富,令人回味。

制作步骤:

制作芋泥底:将蒸熟的芋头搅打成细腻的淡紫色芋泥,平铺于盘底。

制备鱼羹:将鱼切丁,入沸水轻煮,缓缓加入淀粉水搅拌至汤汁浓稠。

融合:将滚烫的鱼羹迅速倒入铺好芋泥的盘中,利用热量使二者风味初步融合。

点缀:撒上香酥的葱酥增加香气和口感。

记者手记

海风入味 烟火暖心

行走在平潭上埔海鲜市场的窄巷中,喧嚣的叫卖声、还价声,熙熙攘攘的人潮,是浓浓“海味”城市烟火之地的生动写照。

在平潭,海鲜不仅是餐桌上的食物,更承载着当地人一天生活的起点、家庭的温暖与团聚的欣喜。它们来自平潭海产富饶的海域,经渔民捕捞、市场流通,再精心烹饪,最终成为千家万户的菜肴。

在跟随当地居民秋瑟采购海鲜的过程中,她辨识海鲜新鲜度的方法令人印象深刻。翻开鱼鳃查验颜色、轻捏蟹壳测试硬度、观察鱿鱼眼睛的明亮程度……这些动作看似简单,实则是长期海岛生活积累的实践经验,体现着平潭人“靠海吃海”的生存智慧。

在秋瑟的厨房里,海鲜完成了从食材到美味的转变。她一边处理龙头鱼,一边回忆起童年与家人共食的记忆,那一刻,烹饪超越了单纯的技术操作,成为情感与文化延续的载体。当她尝试将传统芋泥与鱼羹结合、创新出一道汤品并成功出锅时,那句“成功了!”不仅流露出创造的喜悦,也折射出食物背后人与人的情感连结,以及对生活与海洋的深厚感情。

在岚岛人那平凡的一餐一饭中,没有宏大故事,却有绵长滋味。这或许正是最贴近生活本质的人间烟火。

责任编辑:刘春兰

最热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