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上下一心干劲足 奋勇争先开新局
2025-10-01 10:05:02 来源:平潭网 作者:林海艳金秋时节,平潭处处涌动着干事创业的澎湃热潮。实验区广大干部群众以“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开拓创新精神,在“一岛两窗三区”建设的新征程上锐意进取,用实干实绩向新中国76周年华诞献礼。
立足“一岛两窗三区”战略定位,实验区将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有机融合,全面提振干部精气神。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9%,较去年同期提高5.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2%,较去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
开拓创新
赋能两岸融合发展
“现在订单已有300多盒。从相关部门到基层组织都给予了贴心扶持,这份温暖让我更坚定在平潭发展的信心。”位于金井片区大厝基村的“凤梨叔”观光工厂里,台胞陈鸿兴正忙碌着赶制节日限定版凤梨酥。这位来自台湾台中的创业者,于2022年底来到山利村和大厝基村种植凤梨,凭借自产自销的模式赢得了较好的市场口碑。近期,大厝基村还为他申请了有机肥补贴,帮助他将凤梨种植做得更好。
回顾创业之初,陈鸿兴带着台湾凤梨酥制作技艺来到平潭,面临台湾凤梨原料缺乏的困境。他没有退缩,决定在平潭摸索种植凤梨。得知台胞需求后,当地也迅速响应,将集体土地租赁给陈鸿兴用于凤梨种植。在多方支持下,陈鸿兴成功引进台湾优质凤梨品种,经过反复试种和精心培育,终于在平潭种出了品质优良的凤梨。如今,陈鸿兴已从单一种植拓展为集加工、研学、观光于一体的全链条产业模式,不仅带动了本地村民就业,也成为两岸农业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我们还会继续深化两岸农业交流合作,将百亩复耕荒地用于台农合作项目,既避免土地撂荒,又能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大厝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魏豪说。
“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我不用再到外面务工了。”村民陈女士刚从农田运载一车金钻凤梨归来,高兴地说。
两岸融合发展在各领域的有力推进,离不开制度创新的持续赋能。实验区通过完善考核评价与容错纠错机制,不断推动党员干部提升能力、锤炼作风。实验区围绕乡村全面振兴出台的《关于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经营管理的指导意见》等10项制度,以及跨村联建、景村融合等创新实践,都为两岸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服务先行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近年来,实验区累计推出21批次共272项创新举措,其中91项对台创新举措让台胞就业创业获得实实在在的便利与支持。今年6月,实验区推出“商转公”贷款新政,印发《平潭综合实验区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转公积金贷款管理办法》,该政策通过“中心+银行”多点受理模式,灵活设置两种办理方式,实现部分材料受理即获取的“一站式”服务。“商转公”贷款政策的推出,不仅减少了缴存职工房贷利息的支出,也是实验区落实台胞在大陆享受同等待遇的具体举措。该政策特别保障台胞与大陆居民同等享受公积金贷款权益。
“减轻了房贷压力,这样的政策非常友好,也坚定了我接下来继续在平潭发展事业的决心。”台胞阿明(化名)成功办理“商转公”贷款后难掩激动。
“我们秉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持续优化政策。”实验区行政服务中心住房公积金管理科负责人林辉明表示,下一步将推出更多切实可行的举措,以满足缴存职工多样化的需求。
从凤梨酥飘香的创业工厂,到改革浪潮涌动的制度创新,一批批台胞来到平潭、扎根平潭、爱上平潭,平潭广大干部群众也与他们一道,共同书写着两岸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