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多维发力推进垃圾分类

2025-10-10 10:20:58 来源:平潭网 作者:黄莺莺

从趣味盎然的旧物改造,到全方位的科普宣传……近年来,平潭综合实验区以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垃圾分类从“纸上倡议”变为“实际行动”,让绿色环保的理念在实践中落地生根。

“这样的活动既有趣又有意义,让我真切感受到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的重要性。”近日,在金井片区盐城社区举办的“拾海胆遗壳造环保星光”旧物改造活动中,辖区居民林翰彬对于自己制作的海胆小夜灯爱不释手。

据介绍,盐城社区秉持“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区”的核心理念,整合多方资源,构建多元联动垃圾分类工作体系,组建特色志愿服务队伍,通过主题活动、常态化宣传等形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以前扔垃圾随手一丢,现在看到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会下意识将垃圾分类。社区活动教得细,我们学得会、用得上。”居民杨世银说。

截至目前,盐城社区已累计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活动13场、常态化宣传25次,覆盖2300余户居民、120余家沿街商铺,发放宣传材料3200余份,吸引1800余人次参与活动。一系列扎实举措推动社区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提升至92%,精准投放率达85%。

盐城社区居委会常务副主任林锦霞表示,未来盐城社区将持续联动妇联、物业、片区管理局等多方力量,壮大志愿队伍,同时探索旧物回收新模式,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盐城社区的生动实践,是实验区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一个缩影。自2017年起,实验区以“全链条闭环”为目标,在生活垃圾分类领域持续发力,逐步推动垃圾分类从政策要求变为行动自觉。目前,实验区196座垃圾分类屋整洁规范,430座垃圾分类亭分布合理,为居民精准投放垃圾提供硬件支撑。在收运环节,实验区通过反复优化收运车路线,避开交通高峰、缩短运输距离,精准确定收运时间,确保各类垃圾日产日清。

“终端处置环节同样实现‘变废为宝’。北厝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垃圾处理厂、大件垃圾处理厂联动运转,构建全品类处置网络。其中,北厝垃圾焚烧发电厂每日可处理379吨垃圾,转化电能3400余万千瓦时,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绿色动能。”实验区交通与建设局城乡环境管理科工作人员游泽安说。

推进垃圾分类,既需“硬件”托底,更需“观念”跟上。实验区将宣传引导打造成全民参与活动,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让孩子成为环保小卫士,还组织志愿宣讲团走进机关、小区普及分类知识。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开展4.8万余次入户宣传,为居民答疑解惑。

责任编辑:陈雅倩

最热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