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岚城中心小学教师韩丽云:乡土文化是语文课的“活教材”
2025-10-21 09:42:02 来源:平潭网 作者:冯荣 文/摄人物名片
韩丽云,实验区张文彬名师工作室研修成员、岚城中心小学语文教师。2021年,成为全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人选;2022年,入选“美丽青年乡村教师”全国百人。从教期间,曾获评乡级“优秀教师”、校级“优秀班主任”等。
在课堂,她用乡土文化浸润童心;在笔端,她让一代海坛名儒施天章的故事跃然纸上;在团队,她将教学经验倾囊相授,照亮同行者的前行路。“家乡平潭的一切都是活教材……让乡土文化在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从教十三年,平潭岚城中心小学教师韩丽云以课堂与乡土深度融合,点亮海山娃的成长之路。
韩丽云向学生讲述平潭木麻黄的生长知识。
挖掘家乡文化 让课堂活起来
“孩子们,瞧瞧韩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9月26日,平潭岚城中心小学一年(3)班的课堂上,韩丽云手执一束木麻黄枝条,微笑着向学生发问。“是木麻黄,我家附近就有!”孩子们的小手纷纷举起,抢答声此起彼伏。
韩丽云将木麻黄的枝条分发给学生,大家兴奋地触摸、观察,纷纷分享感受:“像竹子,但更细”“摸起来硬硬的”……她顺势引导,用双手拉扯木麻黄,故作惊讶:“咦,怎么拉不断?”随即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遇见真实的英雄:木麻黄叔叔”。
课堂上,韩丽云创作的童话《风婆婆和木麻黄叔叔》将孩子们带入情境。学生许泽荣在课后说,他通过这堂课才真正认识了木麻黄的坚韧品格。“特意准备木麻黄实物,旨在通过多感官体验,激发孩子们对家乡文化的兴趣与认同。”韩丽云说。
韩丽云将乡土文化融入教学的实践,始于一次未竟的春游计划。当时她还在平潭屿头中心小学任教,一次,因故取消了带学生去看油菜花田的活动,对此,她一直留有遗憾。2019年春天,她终于兑现承诺。孩子们把这段经历写成作文,连平日里最怕写作文的学生也写出了“像小鱼一样游进油菜花田”的妙句。“当学生们欢呼着冲进金色的花田,太让人触动了。他们去亲身体验,才创作出了好作品。”这次经历让韩丽云深信:“生活即课堂”,师生还一同创作了《飞过大海的春天》等多篇文章。
“那时,我只是想看见孩子们眼里的光。”韩丽云动情地回忆,“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学习变得快乐而有温度,这就是我最本真的初衷。”
调入平潭岚城中心小学后,一次对清代海坛名儒施天章故居的研学参观,启发了她的创作。她说,平潭岚城中心小学前身“十可知斋”学堂正是施天章所创,其勤学、爱国、孝顺的精神尤为值得当代学生学习。耗时近一年查阅方志、走访后人,最终她将研究成果浓缩改编为儿童剧《我的少年梦,我的天章梦》。
据悉,这部儿童剧采用古今双线叙事,通过四幕场景构建“历史—当下—未来”三重维度,传扬施天章“兴文重教”的教育精神。“我想通过这部剧让孩子们知道,我们脚下这片土地,就藏着值得骄傲的家乡文化。”韩丽云说。

韩丽云和学生交流。
将先贤故事搬上舞台
一个月前,一个秋日天朗气清的上午,在韩丽云组织下,已毕业的六年(6)班的学生与家长们,再次踏入了那座承载着百年文脉的施天章故居。庭院深深,树影婆娑,孩子们在先生的画像前齐声诵读他留下的诗句,清朗的童声在古老的梁柱间回荡。他们的指尖轻触着古厝石墙,目光则在那块“十可知斋”的匾额上久久停驻。当初排练的日日夜夜,仿佛又在眼前浮现。
现就读于平潭一中七年级的陈伟烨,曾在剧中饰演施天章。为理解角色,在韩老师的指导下,他认真研读施天章的著作、多次参观故居,一步步走进这位海坛名儒的世界。“每个周末我们都在排练,正是通过这部儿童剧,我越来越读懂了施天章。”陈伟烨说。
2020年5月起,韩丽云带领30多名学生在多媒体教室排练,逐字逐句打磨台词,一招一式调整动作。家长们也积极参与,协助剪辑配乐、搭配服装、编排动作,甚至登台演出。学生潘锦爱的母亲杨云风在剧中反串饰演施天章的父亲,她精心揣摩角色,希望借此告诉孩子们:“要珍惜今天的学习机会,用知识改变命运。”
该剧原为“六一”儿童节编排,后被搬上学校“爱家乡”主题中队会舞台,面向全校师生及家长公演。演出中,学生投入的表演、生动的舞蹈,配以朗朗上口的平潭童谣,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许多孩子都说:“将来做一名像施天章那样的老师。”
平潭天章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施文认为,这部剧让先贤施天章从书本走进了现实,让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了平潭乡土文化。
“施天章是清代咸丰年间的拔贡,‘十可知斋’是施天章为了讲学授徒而创办,据《平潭县志》记载,施天章在‘十可知斋’传道授徒期间,其门生弟子多有英才之辈,为平潭近世重教兴学之典范。”谈及首次跨界创作儿童剧的经历,韩丽云的语调里满是温暖与欣慰。她说,从零开始学习编剧、导演的日子,是她与孩子们、家长们共同成长的美好记忆。“当我看到教育的种子在舞台上发芽,当孩子们因理解施天章的精神而眼中闪光,我深深感到,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此——在与他们的同行中,我也被不断滋养和照亮。”
薪火相传 用文字守护乡情
除了创新乡土文化教学,作为实验区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名师培养对象,韩丽云在持续提升自我的同时,始终注重“传帮带”,助力青年教师共同成长。当同事高梨在语文作业设计上遇到难题时,韩丽云主动与她共同研讨,从核心素养出发重新构思,最终该设计荣获实验区小学语文组二等奖。
“非常感谢韩老师帮我逐步成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每一次磨课她都倾囊相授,从任务群设计到思维拓展,手把手带我突破局限。那份获奖作业的每个环节都凝聚着她的智慧。”高梨感慨地说。
“2019年起,我受平潭作家欣桐姐的影响,开启了文字创作之旅,从此爱上文学,也意外多了一重作家身份。”课余时间,身为实验区作家协会会员的韩丽云,始终用文字守护乡情。她笔下的《石厝年事》等散文与《风婆婆和木麻黄叔叔》等童话,都浸透着平潭海岛的独特气息。这份对文学的热爱,她也毫无保留地带入课堂:时常朗读学生的精彩句段,并在毕业时将他们一至六年级的习作精心汇编成册,这本毕业刊定格了孩子们六年的成长,成为最珍贵的礼物。
现就读于平潭一中的学生张诺灵在毕业刊中写道:“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用细腻的笔触记录温暖瞬间、人生起伏与天马行空的幻想。”她表示,受韩老师影响,她发现写作充满乐趣,至今仍坚持用日记记录生活,期待未来实现作家梦。
此外,韩丽云还指导学生参与“大美平潭”诗词朗诵会、全国“清玄杯”及实验区演讲比赛并屡获佳绩,带领学生参与福建省首届“爱我家乡水”环境教育众创赛,荣获一等奖。
前行路上,韩丽云希望将乡土文化带入更广阔的课堂天地,激发学生对家乡更深厚的热爱。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