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东北来 做一只追风的“候鸟”

2025-10-24 09:59:55 来源:平潭网 作者:郑也/文 江信恒/摄

平潭流水五星沙滩,午后的阳光将海面铺成一片流动的鎏金。在这里,风是绝对的主宰,它鼓动浪潮,发出亘古不变的呼唤。远处,一个身影正驭着风筝,在海浪与气流间精准地穿梭、起落,一如精准切入风道的海鸟,与浩瀚的海天达成了某种动态的默契。

郑浩楠体验风筝冲浪。

这位踏浪而行的追风者,是来自黑龙江大庆的郑浩楠。从北国平原到东南海滨,他如候鸟般追随着风的轨迹,跨越三千公里,只为在这一片蔚蓝中,与最理想的风浪相遇。

每年夏季来海岛逐浪追风

海风猎猎,郑浩楠刚结束一轮酣畅的滑行,正俯身整理缠绕的风筝线。发梢滴落着咸涩的海水,黝黑的皮肤记录着他在平潭与阳光和海浪相伴的每一天。

“平潭的风和浪,在国内是顶好的,玩风筝冲浪,这里的感觉最对味。”他说。

去年六月,他第一次踏上这座岛屿,便停留了整整三个月。今年,他更是毫不犹豫地将“驻岛”时间延长。

家乡黑龙江大庆,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是铁人王进喜精神的摇篮。这个来自东北的年轻人,为何会选择风筝冲浪这样极具挑战性的海洋运动?郑浩楠的回答带着东北人特有的爽朗:“我们老家那边也有人玩风筝冲浪。当时在黑鱼湖,我第一次看见人借着风筝从水面起飞,在空中停留——那种自由的感觉太震撼了,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本就热爱运动的郑浩楠,内心始终住着一个渴望飞翔的灵魂。去年在平潭系统学习风筝冲浪后,他便彻底投身于这项运动,人生轨迹也从此转向“风的方向”。如今,他的生活严格遵循风的节奏:每年五月到十月,温暖的季风吹拂台湾海峡,他来到平潭,追逐海浪与风;冬季来临,北风席卷大地,他的舞台便转向吉林的雪场,在那里,他是一名专业的滑雪教练。

“很多人说我的生活像候鸟,自由。”郑浩楠抹了把脸上的水珠,笑着说,“风吹到哪里,就追到哪里,跟着风的方向走就对了。”他坦言,与风筝冲浪运动起步更早的海南相比,平潭的俱乐部和配套仍显“朴素”,但这里纯粹而有力的自然条件,以及正在蓬勃生长的冲浪社群氛围,有着独特的吸引力。

“每年五到十月,‘该来的人’都会回到这里。”他望向远处海面上零星跃动的身影,笃定地说,“平潭,就像我们在海边的一个家。”

跟着感觉走,他带着她

在平潭,郑浩楠并非孤独的追风者。他的妻子高雪松一路相伴,在这里租下一处房子,用一日三餐的烟火气和日复一日的陪伴,为他这份略显冒险的梦想筑起了一个温暖而坚实的港湾。“她在,这里就更像个家了。”妻子的这份支持,是郑浩楠追梦路上最大的安心。

当郑浩楠在海上驭风踏浪时,高雪松常常安静地坐在沙滩上,目光始终追随着那个与风筝共舞的身影。“一开始当然会担心,尤其是风很大的时候,心都是揪着的。”高雪松的声音温柔而平静,“但他总是耐心地跟我讲解这项运动的安全原理,加上看着他一次次平安归来,我慢慢理解了,这是他从心底里热爱的东西。”

郑浩楠在海上驭风踏浪。

这份支持远不止于遥远的守望。为了陪伴丈夫追梦,高雪松主动调整了自己的生活节奏。“他在海上找到他的自由,我在岸上也经营着我的生活。”她说。她会特意研究本地的海鲜市场,为他做上一顿合口的家乡菜;天气闲适的午后,两人便一起骑着电动车,漫无目的地在环岛路上兜风。“这里的生活节奏很慢,让人心里踏实。”

不在海上的日子,生活自动切换至舒缓的频道。郑浩楠口中的日常“没什么特别”,无非是“随便溜达溜达,跟朋友们聚聚”。而这些朋友,尽是海边因风结缘的同好。他们聚在一起,分享着哪个浪点更胜一筹,比较着谁的动作更有突破,琢磨着下一个风向里如何借力——共同的爱好,铸就了他们纯粹而牢固的联结。

判断风况,是郑浩楠每天清晨醒来的第一件事。他熟练地划开手机屏幕,点开专业的天气预报App:“现在靠这个,很准。”他一边展示着实时数据界面,一边解释,“综合分析风力大小、风向角度和潮汐时间,就能判断今天是去五星村海域更合适,还是龙王头沙滩的浪况更理想。”

谈及对这项运动的痴迷,郑浩楠的语调明显轻快起来,话语间多了几分诗意:“我最迷恋的,是在无边无际的海面上,完全依托风的力量,将自己送上天空的那个瞬间。”他微微仰头,仿佛在搜寻最贴切的表达,“就在那一刻,所有日常的琐碎和压力都消失了,这是一种在城市里永远找不到的、纯粹的自由。”

尽管在旁人眼中,风筝冲浪总是与“极限”“危险”这些词汇相连,郑浩楠却认真地为其澄清:“它本质上是一项有保障的运动,拥有一整套成熟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统。”他进一步解释道,“外界认为的‘极限’,其实是指选手在达到相当高的技术水平后,主动去挑战的高难度腾空动作和花式翻转。”说到自己的水平,他谦逊地笑了笑:“我嘛,还处在不断精进的中等阶段。”

“有风的地方就是家”

对这种“候鸟”般的生活,远在东北的家人展现出了令人动容的支持。最让郑浩楠难忘的是今年十月——母亲独自驾车从大庆出发,穿越三千多公里,整整四天的路程,只为亲眼看看儿子追逐的这片海。

当他的母亲站在沙滩上,看儿子在海面上享受风筝冲浪运动的快乐。那一刻,在母亲的眼中,儿子就像一只自由的鸟。“母亲用最朴素的方式,读懂了我的选择,这份理解也成了我追梦路上的温暖依托。”回忆当时的场景,这个东北汉子红了红眼眶。

问及这种追风逐浪的生活,郑浩楠的眼中闪烁起独特的光彩:“这是一种会上瘾的自由。每一天的风都不一样,每一片浪都有自己的性格,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正是这种未知,让我着迷。”

关于明年,他有着清晰的计划。“明年,我想去东南亚,去感受完全不同的风,在不同的海域留下我的轨迹。”郑浩楠说。

暮色渐浓,郑浩楠一边仔细整理着风筝线,一边对跃跃欲试的新手给出最诚恳的建议:“找一个好教练,比买最贵的装备更重要。风是无常的,你要学会尊重它,而不是征服它。”他顿了顿,补充道,“就像生活,你要学会与它共舞,而不是试图掌控它。”

郑浩楠整理风筝线。

对平潭这个第二故乡,郑浩楠的期盼简单而深情:“希望这里的风筝冲浪运动发展得愈来愈好,让每一个追风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毕竟,有风的地方就是家。”

夕阳完全沉入海平面,郑浩楠将整理好的装备仔细收进背包。远处的灯塔开始闪烁,为夜航的船只指引方向。而他,这只永远追逐季风的候鸟,已经在期待着明天第一缕海风的方向。“驭风驰骋,与青春同行。”他在风中唱到。

责任编辑:陈雅倩

最热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