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红”到“长红” 海岛慢生活焕新旅游内涵

2025-10-27 09:53:00 来源:平潭网 作者:高雪 林君斌

“特种兵”式快节奏旅行盛行的当下,平潭却悄然兴起一股“慢下来”的旅行新风。在这里,人们不再步履匆匆,而是走进街角的手作坊,在指尖拼贴出专属的平潭记忆;或是在充满巧思的艺术商店里,淘一件心仪的文创好物;又或是在一节低价体验课中,舒展身心,重拾内心的宁静……这些散落在城市角落的体验空间,正成为市民游客向往的“心灵栖息地”。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感受平潭这份难得的“慢生活”。

image.png

顾客在手作坊里制作手工。

指尖生花,静享时光 体验式手作与课程悄然兴起

近日,在西航路的一家手作坊里,不少家长与孩子正围坐桌边,专注地制作属于自己的手工作品。来自江西的游客蒋雨欣带着10岁的女儿正在制作冰箱贴,她说:“前两天都在海边玩,今天想找个安静的地方歇一歇。在网上看到这家店就来了,没想到孩子特别喜欢。”

说话间,陆续有年轻人走进店内。他们挑选贝壳、小装饰,将平潭特有的元素融入作品。从四川来的杨佳惠表示,比起匆匆打卡景点,她更愿意花半天时间沉浸在手作中,享受旅途中的片刻宁静。

手作坊主理人念可薇介绍,像冰箱贴、贝壳风铃这类手作,制作难度低且互动性强,很受市民游客欢迎,节假日甚至需要排队。“我计划推出更多融入平潭元素的手工产品,比如蓝眼泪、风车、石头厝等,希望客人不仅能带走作品,也能把这段慢下来的时光,一起带回家。”

而低价体验课的兴起,则为平潭的“慢生活”增添了更多色彩。在上楼村的一间画室里,孩子们手握画笔,跟随老师的讲解认真作画。家长余女士说:“体验课价格不高,孩子又喜欢画画,就带她来试试。”

“这类课程能帮助家长低成本‘试错’,也让孩子们判断自己是否真的喜欢绘画。”画室主理人高诗莉表示,一节体验课大约60到90分钟,既锻炼孩子的专注力,也是亲子情感交流的好机会。

而在竹屿湖东路的一家健身房,塑形、减脂、普拉提等体验课一节仅需几十元。主理人文程表示,体验课与正式课程在时长和教学内容上完全一致。他还推出了公益性团课,希望让更多人感受运动的快乐。

带走记忆,延续温度 艺术商店重构消费场景

红湖东路的一家艺术商店,将“沉浸式体验”与“慢生活”理念巧妙融合,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这里不仅可以在衣服上DIY自己喜欢的装饰,还有琳琅满目的明信片、公仔等平潭元素周边供人挑选。

“早上我们采用无人商店模式,对内向的客人特别友好——没人打扰,还能尽情拍照。”主理人林萱佑说道。

这家店内有很多林萱佑亲手写好的“小贴士”,因为是无人商店,她还认真推敲了每一个购物环节。“除去做手工的时间,客人一般都会逛20分钟以上,看到他们在线上留下的好评,我心里特别暖。”

在林萱佑的艺术商店线上留言板中,网友“青争儿”留言说:“一进店里就像来到了童话世界,店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出店主的可爱。一张卡片、一个挂件、一些符号化的标签语录,都在吸引着我,这里所有的可爱都值得花时间感受。”网友che-nai0625说,自己特地从北线开车40分钟到店里,这里的购物模式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一位匿名用户更是坦言,自己从环岛骑行到小店手作,这趟平潭之旅的浪漫,一半藏在山海里,一半留在这家有温度的店里。

这些丰富多样的体验式活动,并非“一次性”消费,更是传播平潭本土文化、提升旅游品质的有效方式,也为平潭旅游从“网红”走向“长红”开辟了新路径。

记者了解到,去手作坊的不少客人会将亲手制作的冰箱贴、贝壳发卡等作品作为伴手礼送给亲友。每一件手作,都承载着一段独特的旅行记忆。这种将体验物化为纪念品的行为,让“慢生活”的感触得以延续。

如今,体验经济正在悄然焕新平潭的旅游生态,为海岛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航道。它让旅行不再是浮光掠影的打卡,而是深入肌理的触摸与感受。这,或许就是平潭“慢生活”最动人的注脚——它不仅丰富了旅行的内涵,更让每一次相遇,都成为可以带走的温暖回忆。

责任编辑:詹翔宇

最热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