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重阳:登高
2025-10-27 11:54:34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作者:崔现芳原标题:文化中国行丨重阳:登高赏菊话佳节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伴随着旖旎秋光、菊桂飘香,重阳节如期而至。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偶数代表阴,奇数代表阳,“九”为阳数之“极”。九月初九,日与月皆为最大阳数,故名“重阳”,也叫“重九”。
登高、插茱萸、赏菊、饮菊花酒、吃重阳糕、敬老爱老……丰富多彩的重阳节习俗背后,蕴含着人们祈求健康长寿的淳朴心愿。《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时,宫中在九月九日都会“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可见,一些流传至今的重阳节习俗,在西汉时已有雏形。
“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分。”登高是重阳的传统习俗。秋高气爽,草木红黄,登高远望,游目骋怀,令人心旷神怡。宋代晏殊有词云:“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重阳登高远眺,大雁飞过,勾起词人无限思乡之情。
重阳节登高,其由来大致有三:登高避灾,源于汉代汝南人桓景在九月九日携家人外出登山以躲避灾祸的传说;登高祈福,源于古人对山岳的崇拜;登高“辞青”。与春日的“踏青”相对应,古人认为秋日的重阳是“辞青”,在这一天,我们与青绿告别,与秋色相遇。时光匆匆,清秋过后是严冬,人们在万物蛰伏之前尽兴游玩一场。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插茱萸是重阳流传已久的习俗。茱萸香味浓,能驱虫去湿、明目醒脑,人们往往采摘其枝叶,或佩戴于臂,或插在发间,或置于随身香囊里,以此祈祷辟邪祛病。唐代王维曾写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千古名句。宋代宋祁《九日置酒》云:“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