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些成果引人关注

2025-11-17 22:11:2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 题: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些成果引人关注

新华社记者魏弘毅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水资源问题考虑进去,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发展节水产业。“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提高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水平”。

我国近年来发展节水产业成效如何?水利部17日举办新闻发布会,就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成果作介绍。

“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水利部副部长陈敏在发布会上表示,农业、工业、城镇生活、非常规水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各地新建成多个节水产业园区,节水相关产业市场规模估算超7600亿元。

总的来看,近年来我国节水产业发展整体呈现出制度政策体系加快健全、集群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创新驱动模式加快建立、企业发展活力加快激发、国际合作效益加快显现等特征。

以政策制定为例,水利部推动建立了由顶层设计和专项政策构成的“1+N”节水产业支持政策体系,包括2024年6月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节水产业的指导意见,以及聚焦统计调查、技术推广、财政投入、税收优惠、绿色金融等方面的多个专项政策。

节水产业规模化、高端化、国际化成果丰富:各地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集群发展,遴选发布194项国家成熟适用节水技术和150项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装备,通过世界水资源大会等大型国际会议宣介节水成效……我国节水产业走向系统完备的同时,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推动节水产业健康发展,必须实现市场机制与支持政策的有效衔接。

浙江作出了有益探索。浙江省水利厅厅长李锐在发布会上介绍,运用市场机制与金融工具,浙江近年来实行阶梯水价、超定额累进加价,深化用水权改革,持续推进“节水贷”金融助企服务,2024年全省节水产业相关企业营收约7400亿元。

陈敏表示,要以正向激励优化市场环境,在贷款利率、资本金比例、服务保障等方面对节水产业给予优惠;还要通过成立节水产业联盟、建设节水产业园区等举措,有效促进节水产业领域政银企融通发展。

分领域看,节水产业发展对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均发挥重要作用。

量水设备、自动控制闸门等关键技术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多地提供专业化节水灌溉服务……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主任蒋牧宸介绍,得益于节水灌溉产品装备升级换代与节水管理服务模式创新,截至2024年底,全国节水灌溉面积达到6.38亿亩,较十年前增加1亿亩左右。

工业节水减排成果同样突出。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王鹏表示,以大力推广先进节水技术装备、实施重点行业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等举措为依托,我国过去十年以工业用水总量“零增长”支撑了年均5.7%的工业经济增长,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同期下降50%以上。

城镇生活领域节水产业发展可概括为“一增、一减、一提升”:污废水再生利用增加水资源供给,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减少水资源消耗,节水型器具普及提升生活品质和用水效率。

“2024年底,我国再生水利用量达到212亿立方米,相当于在常规水源的基础上,新增了1.3个三峡水库的兴利库容。”蒋牧宸介绍。

着眼未来,我国节水产业规模将持续扩大。关于加快发展节水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节水产业规模达到万亿元,培育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动力、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节水产业发展格局。

面向“十五五”,节水产业发展仍需各地各部门协同发力,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坚持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大力发展节水产业新质生产力,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更好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

陈敏表示,要继续推动设立节水产业基金,创新节水产业投融资机制,制定节水类绿色产品认证目录,培育产业高地和龙头企业,加大合同节水管理推广力度,推进“卡脖子”技术装备和关键共性技术集中攻关,面向国际市场打造一批中国节水商业品牌和标志性产品。

“水利部将联合有关部门统筹完善节水产业发展制度政策体系,以更大力度为产学研用各经营主体做好服务,携手并进推动节水产业蓬勃发展。”陈敏说。

责任编辑:刘春兰

最热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