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平潭丨卢芳香:端午辞(诗三首)

2024-06-12 09:40:15 来源:平潭网

端午辞(诗三首)

作者:卢芳香

屈子吟

箬叶折了又折

吴戈、犀甲、马蹄和赤诚被绑实

像一个浓缩的旷野。有人呐喊,有人沉默

有人从楚江出发。锣鼓声摁住

鱼群的吟哦,在千年韵脚中逃逸

有人将水和土的脐带切开,自高台泻下

江离为披、秋兰为佩。有人一身白衣

带着一条江,寻找另一条江

孤独到没有言语。只有古老河床走漏风声

——屈子,屈子

在汨罗江的千里之外

在平潭。我又一次打开箬叶

把江米、泥豆、五花肉放进去

用小岛的光线、海平线、航线紧紧捆扎

最好扎个死结。这燃烧的绿色的火

令人忘却荆楚、马蹄以及水土

是的。千年以后,所有野兽已然缴械

我们唱九歌、唱离骚,唱:

“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

临江

时光隧道打开。直到我挤过人群

九歌和九龙舟,腾跃在透亮的时光里

越过长河。越过荆楚,越过金戈铁马

你曾经的呐喊,如硕大的陨石

一下一下,敲击我的胸膛

平潭的端午

有什么习俗呢

一起来看看吧!

五月初一

钉菖蒲

平潭人在五月初一

会将艾草、菖蒲挂在门的两侧

用火红且吉祥的红纸带固定着

艾草和菖蒲都是芳香植物

其气味可驱除害虫

聪明的祖先

就选择在五月初一这一天“挡门”

即是挡住瘟疫和病菌

在这咸咸的

有海水气息的小城里

艾草和菖蒲叶子的香气四溢

端午的味道从初一开始

蔓延在大街小巷

五月初二

起糅垛

在平潭

粿箬是平潭的特色小食之一

需要用米、麦磨成粉浆

或掺上蒸熟的番薯、红糖

让其发酵,入蒸笼熟成形,酸甜适口

因为粿蒸熟后会膨胀起来

所以命名为“起家粿”

寓意发家致富

五月初三

煎面饼

面饼是最能代表

端午特色的美食了

平潭方言的“面”与“绵”谐音

有“福寿绵长”的美好寓意在里面

煎面饼前,要先做面皮

用面粉和地瓜粉加水,打上鸡蛋

调成牛奶样的液体

用勺子一挥一摊就成一张面皮了

煎好的面饼里需要裹着馅

馅料是预先炒好的

如海蛎、蛏、虾仁、蟹肉

以及猪肉、包菜、绿豆芽、笋干

需要注意的是

在平潭端午节民俗里

有新丧的人家不得煎面饼

得由邻里或亲友赠送

送的数量只能奇数

表示丧事不成双的良好愿望

五月初四

做节仔

大部分平潭人

选择五月初四晚上过节

主要是寄托对先人的哀思和缅怀

因此各家都要煮一顿大餐

一家人围坐乘凉品尝美味

一起庆祝节日,便叫“做节仔”

五月初五

曝午时

在平潭

端午节还是民间的卫生节

这种清扫庭院的活动从初一开始

初五则是高潮

这一天清早

各家各户从田野上

采回黄花草、紫苏、马鞭草、黄豆杄

连同从门楹取下的菖蒲、苦艾

一起洗净烧水沐浴

家中的大人会将雄黄混上些白酒

装进喷雾器中

四处喷洒驱虫

还会蘸些雄黄点在小孩头上

寓意趋避毒虫保佑健康

家具、被帐会洗净放到屋外或阳台上晾晒

一直晒到午时阳光直射为止

这便是晒午时

作者简介

卢芳香,笔名汐水,中学政治教师,现就职于福建省平潭第三中学。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暨福建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福建老年艺术协会会员、平潭作家协会会员、平潭立雪诗社副社长兼主编。散文、现代诗、旧体词等作品在线上线下举办的各级各类比赛中多次获奖,并散见于《中国新诗》《齐鲁文学》《山东诗歌》《小诗届》等刊物。有作品入选《八闽现代诗大展》《闽台寻根大典》《美丽福建看平潭》。

责任编辑:林巧薇

最热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