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青峰村:山海造就的“固守”与“敢闯”

2024-09-20 09:53:36 来源:平潭网 作者:沐槿

在福州东南,有一座美丽的海岛——平潭岛,她东临台湾海峡,是中国大陆距台湾本岛最近处,因岛上时常有“岚气”弥漫,因此被简称为“岚”。这个由126个大小岛屿组成的群岛,拥有绵延的海岸线,形成了诸多优良的港湾。

旧时,平潭是一座被茫茫大海阻隔的闭塞岛屿,随着平潭海峡大桥和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的相继建成通车,平潭岛连通了外界,正逐步建设成为一座充满魅力的国际旅游岛。

现在,时尚、现代化的生活与生产方式,源源不断进入岛内,但岛民因山与海而生的“固守”与“敢闯”的性格却从未改变。海岸线上,诸多如点点繁星的渔村,从不同侧面勾勒出海岛渔村和渔民的性格,其中,较为典型的传统村落便是位于海坛岛北部的青峰村。

三面环海 向海而居

在平潭,只要一提青峰村,大家都会惊叹:“这个村子真远”。相比平潭沿海的其他村落,青峰村确实偏僻。她距离县城约26千米,处在海坛岛最北端的尖角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这里有山,有海,有岛,是平潭传统渔村的典型代表。

山与海,就是这里的代表景观。村落背靠尖风山,左右以青峰山、海滨石山为守护,面对青峰澳、小嵩岛、大嵩岛,四周的山体郁郁葱葱,是抵御常年风浪侵蚀的重要屏障。绵长的海岸线也造就了青峰澳、甲澳、大澳底三处优良渔港。

300多年前,河南固始县刘氏家族一路向南迁徙于此,开始落地生根,建造房屋,繁衍生息。或许刘氏祖先早已预料到,这片海洋将会是他们世代赖以生存的“土壤”。不同于河南中原之地世代农耕的生活,这里山多地少村民单纯依靠土地种植无法维持生计,只有向面前的这片海洋讨生活。土壤能产万物,海洋也能生万物,对于刘氏家族而言,这也是农耕文明的另一种延续。

为此,他们沿海岸线和青峰澳口,以青峰寺与大王宫为中心,建屋成村。村落以海洋捕捞为业,故建村格局也都服务于海洋捕捞。村落的房屋依地势而建,高低错落,整体坐西北朝东南背山面海,以细窄的街巷互相贯通,为的就是方便人们站在自家门口随时眺望海洋,观察潮汐变化以决定出海捕捞的具体时间。

清乾隆、嘉庆年间,为了保佑渔民出海顺利,村民们在村落中心位置建起帝爷寺和大王宫。两座庙宇仅一巷之隔,皆是琉璃做瓦,屋脊饰有双龙戏珠,内部则有精美壁画。为祈求家人出海平安,村民便经常通过寺庙察祀的方式,祈求得到神灵庇护。

除了祭祀,刘氏还在寺庙旁边建造露天戏台,戏台以石块筑成,看上去十分简陋。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即将开海捕鱼的时候,渔民们都会通过众筹,请来当地戏班唱三天三夜,以此保佑渔民开海顺利,出海平安。

渔民以海洋作为生命的源泉,不论春夏秋冬,皆有各自的办法出海捕捞。冬季,渔民们共同对抗猛烈的风雨乘风破浪;夏天,他们则各自为营,驾船出海,这也造就了不同季节的捕鱼景观。

遵循自然 因地制宜

海洋捕捞是一个靠天吃饭的活计。除了海域资源自身的条件,还要依照季节、潮汐等规律遵循自然法则,才能更好地生存。

海洋为渔民带来了财富,也造就了他们固守与勇闯的性格。这种性格源于渔民对海洋的依赖,以及对海洋的敬畏。

首先要遵循保护好海洋生态。平潭的沿海村落所属海域不同,依托海洋进行的生产方式也不尽相同,青峰村渔民严格控制渔船捕捞数量,确保青峰海域渔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每艘船都有自己所属的捕捞区域,这些区域是渔民们赖以生存的“海上良田”。

其次,海洋捕捞也并不是随时进行,青峰村的渔民还要遵循季节规律和海洋的潮汐规律。冬季的西北风、夏季的东南风,都能为他们带来财富。每到冬季,尤其十一二月,猛烈的西北风席卷至此,风力基本维持在七八级。大风大雨天气反倒是渔民的最爱。因为强风会搅动海浪,促使海底海流加速,强海流则会将各类海鲜冲刷至渔网中,风越大,浪越大,渔获也越多。

每天两次潮涨潮落,涨潮至最高点,开始退潮的时候,渔民们便会穿着渔民装,成群结队地在码头聚集,等待同伴到齐后,一起出海。七八个人将摆渡船从岸边抬到海边,再将其推到海中,乘船驶向各自的大渔船,出海收渔获。每次推摆渡船出海时,他们毫无例外地会被风浪直面打回数次,就这样,一次次地与风浪对抗,直至小船顺利驶向大海。

出海收渔获的工作往往会持续三四小时,渔民熬过风浪袭击,有惊无险地躲过海漂物撞击,最后顺利上岸。收回的渔获会直接被三轮车拉到岸上的渔市进行交易、售卖。渔民们众筹修建了帐篷渔市,每条船都有相应的隔间,销售自家渔获。卖渔获的重任则交由家里的妇女承担,她们会组成售鱼小分队,轮流承担卖海鲜的任务。这些妇女精明能干,与前来买鱼的商贩、各色人等讨价还价。在她们眼中,刚上岸的海鲜并没有固定不变的价格,最终售价都在与买鱼者的反复“较量”中敲定。

根据海域特点,青峰村的渔民采取定制网捕捞。所谓定制网捕捞,简单地说就是“守株待兔”,每艘渔船将几十张大型渔网投至海中,用白色泡沫浮漂与渔网边缘结起来,使渔网如同张嘴似地撑开,各类海鲜在水流的冲刷下便可入网。虽然渔获有季节性,但每天能捕捞什么,连渔民自己都不确定。他们面前的这片海就像一个巨大的盲盒,始终让人捉摸不透,每天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每年元宵节一过,渔民们纷纷自发进入休渔期。一季的海洋捕捞结束,并不代表暂停一切,渔民们会坐上自己的小船出海,进行小规模海钓、捕鱼、捡海螺。每天能捕到什么鱼,当然也是不确定的。这些海鲜通常会被带到附近的集市,或是县城摆摊售卖,补贴家用。

一年四季,在海上讨生活是青峰村渔民的日常,也延伸出了以海洋捕捞为主的各类辅助产业,如渔网修补、渔获保鲜、渔获运输等。渔民们固执地坚守着,勇敢地对抗着,他们终究感恩面前的这片大海。

以石为材 夯筑为厝

海洋影响渔村的建造格局,为村民带来财富,也影响了村落的建筑形态。

石头厝作为闽台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是闽台两地城市历史和地域文化的缩影。“厝”在福建方言中是房子的意思,石头厝是对石砌墙体建筑物的特殊称谓。青峰村,乃至整个平潭,均以石厝作为主要建筑形态,是福建石厝建筑的主要集中地。

如今,青峰村仍留存着清代石厝群,这些建筑基本以土石结构,瓦屋顶平房为主,外形类似北方四合院。大部分石厝建于1949年之前。其中,最早的石厝建于清代。

平潭的石厝建造有着深远的历史原因。据史料记载,唐宋以降到明末清初,平潭以乱毛石砌的平房排屋为主,这样的房屋结构抗震力差,明代的一次大地震对该地造成了重大损毁。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政府下达迁海令,强行将沿海地区民众内迁,人为地在沿海一线形成无人地带,试图通过严行海禁,坚壁清野,彻底切断郑氏政权等反清势力与内地间的沟通联系,以达到围困、削弱乃至消灭的目的。平潭岛也首当其冲地被“海禁政策”波及。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政府又发起了海坛大战(平潭旧称“海坛”),从郑军水师著名将领朱天贵手中拿下海坛岛,并成立了海坛镇水师。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海坛镇水师从福清海口镇东卫移师海坛,改为水师海坛镇……

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平潭岛的驻民得以休养生息,建屋繁衍。当时平潭岛的土地多为丘陵,十分贫瘠,仅靠种植地瓜花生,无以为计,渔业便成了主要产业。在这种生存状况下,岛民积聚财富的过程变得十分艰难,人们拼搏一辈子的成就多集中在“起厝”这件人生大事上。保留至今的诸多石厝,就是当时建造起来的。

青峰村传统古厝核心保护区内的“鸦片馆”、刘氏地主宅等都是当时建造起来的。这些历史较早的石厝,基本为一层,后期发展出了双层,还有些是四合院样式,分前后院落或单院落围合分布,带有天井。早期的石厝为外石内木,后期则除了门窗外,整座房屋从里到外、从上至下,梁柱屋顶全部采用石条替代木材,连石厝配套的古井、古磨、捣臼、水渠等也都是全石材质,可谓将石料运用到了极致。

石厝与其他建筑的不同还在于屋顶的设计。石厝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同时,由于沿海风浪极大,石厝屋顶斜坡的瓦片上都会压着大大小小的石块以防风。站在高处眺望整个村落,鳞次栉比、高低错落的石厝,以及压着块石的灰、红瓦片屋顶,构成了奇特的景观。这些建筑的石料均就地取材,以前,笨重的石料便是依靠牛、马,甚至是肩挑人扛搬运来建房。

石厝适应了海边的自然环境,也延续了祖先中原建筑的元素,一个是中轴线布局,另一个则是留出续建的余地。

古老的石厝均以中轴线为基础建造,中轴线是旧时择地建房时,专门请来风水师确定的房屋朝向中心线。如清代林牧所著《阳宅会心集》卷所述:“正屋两傍,又要作辅弼护屋两直,一向左一向右,如人两手相抱状以为护卫。”建筑的布局、高度均是围绕中轴线来确定,轴线分隔厅堂,两侧则会建造厢房。

青峰刘氏古厝便是以中轴为线,中厅两侧建有厢房,以大石块为基,龟纹砌石为墙,杂石填充上墙体,屋檐甚至有闽南红砖的元素。建好的石厝,还会在一侧留出垭口的“齿虎墙”,平潭人将这种未完成的工程叫做“留码头”,方便日后建房与侧房相连接。这种建筑风格为后代建房指明方向,也留下了充足的空间。

责任编辑:陈耀峰

最热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