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锅一响,金灿灿的平潭年味登场
2025-01-10 09:38:39 来源:平潭网 作者:郑也油饼
腊八已过,年味已然“飘”在大街小巷。
在街市的对联、福字摊位上;在路灯下悬挂的红灯笼里;在平潭妈妈亲手制作年货小吃时烧热油的锅气里。
高温油烹能够短时间内使食物变得酥脆,外脆里嫩,产生的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反应,为食物带来色泽、香气和风味物质。食物中的水分与热油接触时“劈里啪啦”“滋滋”作响的声音,像极了喜庆的鞭炮声。
可谓,油锅一响,年味登场。看看油饼、炸麻花这两种平潭家常炸物年货,一定有一样会出现在你家的餐桌上。
油饼
承载美好祝愿的甜蜜诱惑
在平潭的大街小巷穿梭,那阵阵扑鼻而来的香气总会牵引着游客的脚步。在潭城北路,循着香味望去,常常能看到一位年过半百的手艺人专注地制作油饼,他就是郑华雄。郑师傅在老城区开了一家平潭风味小食店,油饼便是店里的招牌美食之一。
郑华雄给客人装麻花。
走进店里,只见郑师傅熟练地拿起一块事先准备好的饼皮,舀起一勺精心调制的馅料,馅料里有糖、花生和带着独特风味的萝卜干,散发出诱人的气息。他手法娴熟地将馅料按压进饼皮,动作干净利落,不一会儿,一个饱满的油饼雏形便出现在眼前。
随后,郑师傅将油饼放入滚烫的油锅中,瞬间,油锅里发出“滋滋”的声响。他手持漏勺,不停地挥动着,时刻留意着油饼的状态,防止它们粘锅。随着时间的推移,洁白的饼皮逐渐变得金黄酥脆,让人垂涎。不一会儿,金黄的油饼被捞出控油,刚出锅的油饼像是被镀上了一层金边,这金灿灿的诱惑,吸引着众多食客的目光,很快便被抢购一空。“现在天气冷,吃点热乎的,酥酥脆脆的,一天都会有好心情。”顾客李明说,他是这家店的常客,从开店起就时常光顾。
平潭素有过年分饼的传统,只要家里添丁,就要给亲朋好友分饼。这一传统习俗,历经岁月的沉淀,早已深深烙印在平潭人的心中。渐渐地,吃饼也成了春节期间一个美好的祝福,承载着人们对新生命的喜悦和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愿。
咬上一口新鲜出炉的油饼,那香甜的味道瞬间在口中弥漫开来。外层的饼皮酥脆可口,发出“咔嚓”的声响,内层的香甜馅料在舌尖上跳跃,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味觉体验。这种独特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每一口都仿佛在品味平潭的历史与文化,感受平潭人对生活的热爱。
炸麻花
美味酥脆的油炸零嘴
除了备受欢迎的油饼,炸麻花也是一道不容错过的美食。这炸麻花看似普通,却蕴含着郑师傅多年来对传统工艺的坚守与传承。
新鲜出炉的麻花
每天清晨,郑师傅便早早地来到店里,开始为制作炸麻花做准备。他将面粉倒入一个大盆中,然后加入适量的酵母、糖、盐和水,开始揉面。多年的面点经验让郑师傅的双手充满力量,在面粉与水的交融中,面团逐渐变得光滑、有韧性。他一边揉面,一边和店里的顾客闲聊着,“炸麻花在平潭很受欢迎,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作为零嘴都是很好的选择。”郑师傅笑着说。
揉好的面团需要静置一段时间,让酵母充分发酵。趁着这个间隙,郑师傅开始准备炸麻花的其他材料。他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锅中,加热至合适的温度。等待油温升高的过程中,他又将发酵好的面团取出,放在案板上再次揉匀,然后将其分成大小均匀的小面团,搓成细长的条状。两条面团交叉缠绕,双手轻轻一拧,一个麻花便初步成型。他的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让人不禁感叹他手艺的精湛。没多久,案板上便摆满了一个个整齐排列的麻花坯子。
油温达到了合适的温度,郑师傅小心翼翼地将麻花坯子逐个放入油锅中。麻花一入锅,便迅速膨胀起来。郑师傅手持长筷,不时地翻动着麻花,确保它们受热均匀。慢慢地,麻花的颜色逐渐从浅黄色变成了金黄色,最后变成了诱人的深褐色,整个店里弥漫着浓郁的香气。
炸好的麻花被捞出,放在一旁控油。此时的麻花,色泽金黄,香气扑鼻,让人看了忍不住想要咬上一口。拿起一根麻花轻轻一掰,只听“咔嚓”一声,麻花应声而断,放入口中咀嚼,香甜的味道瞬间在口中散开,面粉的麦香、糖的甜蜜、油的香气,层层叠叠相互融合,令人回味无穷。
“我们就住在附近的民宿,刚好路过看到新鲜出炉的麻花,忍不住买了一斤,真的很美味!”来自浙江的游客张菲菲点赞道。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