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大海“上墙” 点亮城市街角
2025-05-16 09:49:38 来源:平潭网 作者:王焰 文/摄“哇,这个平潭蓝眼泪浮雕壁画太酷了,有创意,很出片……”初夏,海风轻拂,平潭龙景路,不少市民和游客惊喜地发现,每到夜幕降临时分,泛着荧光蓝色的浪花便悄悄“爬”上了一处街头商铺的墙面。
壁画局部
这处以平潭蓝眼泪为主题创作的浮雕壁画,不仅美观,夜晚还能发光。画面中,浪漫的平潭蓝眼泪奇景,搭配上风车、夜空、浪花等元素,让原本平平无奇的墙面焕发出新的活力,也点亮了城市街角,吸引不少人驻足欣赏、拍照打卡。
打卡 邂逅别样“平潭蓝”
来到平潭龙景路上“海夫人”特产商店,远远望去,店铺一侧就能发现这面令人惊艳的浮雕壁画。墙上,蓝黑色交织的夜幕中,缓缓旋转的海上风车、泛着微光的蓝色大海构成远景。近处,蓝眼泪顺着浪朵冲向沙滩,不同层次的蓝色,伴着点点荧光,点亮了整个海滩……
这个角落原本是商家用来堆放旧物的地方,很不起眼。“通过改造,为街头巷尾增添一抹艺术的气息,让城市变得更温暖、更美丽,同时也能向游客展示平潭的另一种美。”“海夫人”特产商店店主林苏娟说,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浮雕壁画成为许多游客的网红打卡点,也带火了自己的小店。
店主林苏娟(右一)和创作团队在壁画前合影。
林苏娟是土生土长的平潭人,经营这家店两年多,售卖蓝眼泪文创品、平潭特产等伴手礼。不少顾客经常来店里向她询问关于“平潭蓝眼泪打卡路线、如何追‘泪’”等消息。一来二去,她的心中燃起了一团火:“蓝眼泪是平潭特色自然奇景,如果将它作为创作题材,而且在夜晚也能发光,一定很有吸引力。”她希望让更多游客来到平潭旅游,感受平潭的美,让大家邂逅蓝眼泪时,“不光靠运气,也能遇见浪漫”。
“平潭美得让人无法形容,这座城市让人感到很舒适,很安逸,连街头巷尾都能遇到惊喜。”现场,来自安徽的游客周汝妍和伙伴在浮雕壁画前打卡拍照,十分兴奋。她专程来平潭追“泪”,在大街上“压马路”时,她意外地邂逅了这幅平潭蓝眼泪浮雕壁画。
“隔着马路就看到了这面墙,太治愈了,现场拍照氛围感满满。看到这幅画,好像就站在岸边,看着海浪层层叠叠打过来,非常真实,很有生命力。”周汝妍说,听说这壁画在夜晚还能发光,很期待晚上再来打卡。
创作 艺术扮靓公共空间
这面浮雕壁画长3米、高3.6米。由于墙面大,需要宏观构图,更要考虑颜色的运用搭配,难度可不小。为了完成创作,林苏娟组织了一支由三名画师构成的创作团队。
28岁的平潭吉钓小伙邱志明,是团队里的一员。他不会说话,也听不到声音,学习绘画刚满两年。参与蓝眼泪浮雕壁画创作时,他主动请缨,负责浮雕部分。
顾客在选购店内蓝眼泪文创商品。
“每次看到他安静地坐在那里,一笔一笔,认真创作,我们经常被感动到。”团队里的画师赵嫚指着浮雕说,“你看,每一朵白色浪花的走势和发光的层次感,都能看出志明创作时的认真,感受到传达的情感。”虽然彼此无法用语言交流,但从邱志明的笔下,透着那股从内心深处喷涌而出的创作热爱,这激励着团队里的其他成员。
刚开始沟通全靠手机打字,到后来大家默契配合度越来越高,创作渐入佳境。“志明很聪明,我们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他就知道下一步该干什么。”团队画师翁雅雯说。尤其是夜幕下的海水颜色,夹杂着近似荧光蓝与夜海灰的交叠,是邱志明一番苦心琢磨、实验后调配出来的。
白天,画笔在墙面舞动,勾勒线条;夜晚,根据夜景调整画面里的荧光走向……短短两天,这幅作品完成了。大家的袖口沾染了斑驳色块,指缝里嵌着靛蓝色,作品完成的那一刻,大家静静地看着浮雕壁画,彼此无言,内心却充满自豪。
“我们画的不仅是平潭蓝眼泪,更想通过浮雕壁画表达对家乡的热爱,让更多人爱上平潭。”翁雅雯说。
“大家在创作中充满了激情和想象力,太棒了!”林苏娟感动地说,未来希望有更多创作者一起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的精髓,创作出更多具有原创性和独特韵味的墙绘作品,为家乡平潭增添一抹更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
记者手记
创意墙绘为文旅加分
蓝眼泪是平潭最具标志性的自然奇景之一,每年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追“泪”。不同于商业化的复制,由本地青年创作的这幅平潭蓝眼泪浮雕壁画,不仅让更多人遇见蓝眼泪,也给了本地年轻创作者展示才华的舞台,体现了他们将地域特色景观与艺术表达的创意结合。
在平潭,像这样的创意墙绘越来越多,不仅美化了生活环境,同时也成为创意文化的表达载体,培育出文旅消费的新增长点。当画笔遇见砖墙,产生的不仅是色彩碰撞。它以其轻盈的姿态,成为展示文化IP的窗口,也让地域文化向城市景观不断延伸。
一面好看的墙、一处充满情感的角落,融入创意和热情,都可以成为打卡点。正如游客拍下的一张张照片中,不止有画,还传递着人与画之间的温度,承载了他们在旅游中的美好记忆。
乐见更多有价值、有特色的墙绘充分发挥作用,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让平潭更具活力和魅力,提升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