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平潭丨作家李光泽:大海记得我来过
2025-06-14 09:36:25 来源:平潭网 作者:资料图大海记得我来过
作者:李光泽
二十几年前,我曾赴平潭演讲。那时,到平潭只能靠轮渡,轮船在波涛间颠簸前行,清凉的海风裹挟着淡淡的咸腥味扑面而来,我坐在轮椅上,双手紧紧抓着船舷,心中既紧张又兴奋。
海峡大桥通车结束了平潭轮渡历史(左图自:伊海)
轮船靠岸,我终于踏上了这片土地。放眼望去,湛蓝的天空与一望无际的大海无缝衔接,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像无数颗钻石在闪耀,令人心醉。因为是集体行动,没有太多时间细细游览,但初次登岛平潭带来的惊艳,还是给我留下了太多念想。
时光荏苒,近些年,因为从事助残志愿服务工作的缘由,我与平潭再度重逢,且往来频繁。如今的平潭焕然一新,高速公路与雄伟大桥横跨海面,天堑变通途,可它骨子里那份独有的海之韵味,却愈发醇厚。
工作之余,我喜欢开着当地朋友的代步车,穿梭在岛上的大街小巷,探寻那些藏在角落里的故事。听说岛上有“会唱歌”的石头,还是多部电影的取景地,我揣着好奇与期待,踏上了前往北港村的探秘之旅。
刚到北港村,错落有致的石厝映入眼帘。这些石厝顺着山势,层层叠叠,紧密相连,背靠君山,面朝大海。青灰色的墙体历经风雨侵蚀,布满岁月的斑驳痕迹,但依然坚固如初,散发着古朴的气息。沿着蜿蜒的小路,我滑着轮椅缓缓前行。不经意间,被一阵“叮叮当当”的响声吸引。我抬头仔细聆听,声音来自“石头会唱歌”文创工坊。我上不去,只好随手捡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那清脆悦耳的声音,仿佛是大海在轻声吟唱。这时,一个小女孩跑了过来,眨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我:“老伯伯,您在干什么呀?”我答道:“我在听石头‘唱歌’呢,你也来试试。”小女孩兴奋地捡起一块石头,用力敲了起来,欢快地说:“我的石头‘唱’得可比您的大声咧。”我们的笑声在海风中回荡,那一刻,我忘却了行动的不便,沉浸在这简单的快乐之中。
还有一次,我沿着中山大道开着代步车,一路误打误撞,来到了猴研岛。当我看到岛上矗立着一排大字“祖国大陆距离台湾岛最近的地方”,不由得愣住了,这意外的收获,令我开心不已。原来,平潭东澳村与台湾新竹市南寮渔港的直线距离仅68海里。我兴奋地滑动着轮椅,在朋友的帮助下,站在“海峡之眼”眺望。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我想象着海峡对岸的景象,心中涌起一股浓浓的亲切感。岛上怪石嶙峋,形态各异,那用花岗石砌成的“同心石”雕塑,以花岗岩制作的邮票,都在传递两岸化不开的乡愁。
在多次前往平潭的日子里,有一次特别的经历令我难以忘怀。那是2020年夏天,为了实现视障朋友去平潭“听海”的美好愿望,我们组织了一场“陪你听海 感受心光”的活动,行程包含龙王头景区、北港文创村、长江澳景区等多个地点。
当30多位视障朋友来到海边,沙滩上的沙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有些烫脚。志愿者小心搀扶着视障朋友,一边用脚探路,一边仔细地描述着周围的环境:“前面有几个台阶,我们慢慢下去,走几步就能摸到海水啦。”“大家别紧张,有我们在呢。”不时有志愿者轻声安慰道。他们缓慢地朝着大海走去,海水逐渐爬上了他们的脚踝、小腿。起初,视障朋友有些紧张,抓着志愿者的手,不敢松开。随着海浪轻轻拍打着他们的腿,听着涛声越来越清晰,他们的脸上渐渐露出了陶醉的神情。“我要赶紧去抓几朵浪花来玩玩。”一位视障朋友俏皮地喊道。
海风的轻拂和大海的温润,让视障朋友彻底放开了自己,有在浪里打滚的,有坐在浪里双手比划着划船,玩得很“嗨”。
一位年轻的视障朋友吸引了我的眼光。只见她独自在一旁,弯下腰用双手掬起一捧海水,用鼻子闻了闻,又贴近耳朵听了听,最后用嘴巴抿了一口,转头对着同伴大声叫道:“这海水是咸的,真的是咸的诶。”大伙儿轰地一下笑开了,七嘴八舌地逗她玩。看着他们开心快乐的样子,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欣慰。
“快来呀,一起赶海吧。”一位伙伴向我招手喊道。“不去了,我在这儿看着你们就好啦。”嘴上推辞着,但身体却很诚实。几位志愿者看出了我的迟疑和犹豫,走上前来,不由分说地抬起了轮椅,“来了这么多次了都没有下海,不要把遗憾带回去,要让大海知道你来过。”边说,边细心地把轮椅安放到海水刚好漫过我腰部的地方。海浪的来回冲击和水的浮力托举,一种从未体验过的舒爽瞬间充盈了全身。那一刻,“我也下海了”永久地定格在了我的脑海里。
与平潭的每一次相遇,都像是一场与大海的约会。这里的海风、沙滩、石头,还有热情的人们,都让我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了解和热爱。它见证了我的公益之路,也承载了我无数美好的回忆。未来,我与平潭的故事还会继续书写,那些关于大海的奇妙旅程和精彩瞬间,将成为我生命中珍贵的宝藏。
作者简介
李光泽,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残疾人作家联谊会会员。现任福建省同人助残志愿者服务中心法人、主任。爱好写作,作品先后在中央及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了400多篇(首)。诗歌《纤夫》被收入由香港金陵书社出版公司出版的诗集《南方诗雨》,出版个人诗歌作品集《红尘无泪》,散文合集《多彩的人生》。
最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