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平潭丨作家小山:从海石花到草燕
2025-10-12 12:40:53 来源:平潭网从海石花到草燕
作者:小山
“这是燕窝吗?”见朋友端来一杯东西,我脑海里闪出疑问:燕窝可是贵重的食物。
“这是草燕,请喝。”人家说着递给我。杯子里透亮的液体,分明就是燕窝状,我想不出还能是别的东西。
“平民燕窝。”当地朋友笑着说。我放心地揭开杯盖,打算尝一尝。怎么会是如此动听的名字?我好奇起来。写作的人,都难免好奇。尤其我这个喜好童话创作的人,看到文字会发动起形象思维和想象力。“燕”,燕子飞,燕窝是跟金丝燕有关的食物。我从不吃燕窝,知道燕窝的来历后,更是心疼金丝燕的窝巢被“连窝端”,使它们前功尽弃。
那么“草”呢?意思是不值钱,还是真的是草本的?没过多久,有人给了我明确解释:草燕是用一种海草制作而成,形态很像燕窝,由于大众都能消费得起,因此又被称为“平民燕窝”。
当地朋友拿来原料展示给我们看,原来这种草我认识啊!是海石花。我少年时生活的村庄离海不算太远,曾吃过海石花,但那是一种凉拌菜,被做成了咸辣口味的小菜,而且是比较完整的海石花,筷子夹起来好像看到了海底珊瑚,特有的生长形态犹如小小的树枝。
此刻,在平潭,海风不断吹着民宿的窗户,海石花的模样大变,以至于我都没认出来,盯着眼前被晒成浅黄色的、丝丝缕缕状的东西,耳边听着“草燕”这个新名字,脑海立即浮想联翩起来……
仔细打听,草燕已作为“平潭三宝”之一出现在游客面前。它受欢迎的原因,是口味多到足足有三十几种,很符合年轻人的选择。
当然了,除了好喝,还要有特殊的营养,于是,有人拿出《本草纲目》的说辞,还有人直接告诉我草燕的清凉解暑功效,甚至细数其中包含哪些微量元素,可以清咽、消炎、润肺。不过我更在乎草燕的制作工序,是否成本很高,让当地渔民耗费大笔财力。得到的答案是,确实来之不易,才谓之为宝。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世人都明白,可我不知道海石花需要什么样的生长环境,直到饮用了一杯草燕,内心才被真正触动。并非所有的海水里都能生出海石花,而是未被污染的海洋,才能长出这种大海馈赠的原生态礼物。
海石花悄然地出生在礁石上,礁石必须远离人烟。渔民来到远离海岸的岛礁,这礁石必须被海水覆盖,时而又露出海面能获得阳光的位置,海石花的生命才得以保全。
它们是海洋的女儿,被海水养育出来,像其他鱼类和虾蟹一样离不开咸涩的海浪,却又像向日葵一样面向金色的光线,成长为可爱的海洋生命。说到底,它们来路曲折,也是渔民劳苦的见证。
因为海石花在礁石上长大,还固有一种韧劲儿,无法轻易弄下来,比贝类黏附在礁石上还难以采集,渔民必须用铁家伙才能刮铲下来,遇到石缝里和贝壳上生长的海石花,更需要技巧,费心思。采集的困难,增加了海石花的身价。
海石花是与礁石融为一体的岩礁之花,无法人工养殖,只能是远海的馈赠,让我们领悟天赐的力量。
从岛礁带回来的海石花,清洗过程特别考验人的耐心,碎屑里有砂石和贝壳残骸,都必须清理干净。从海石花到人们称赞的草燕,中间包含着采摘、清洗、制作等一道道精细工序。对海石花来说,该如何形容它们离开出生地的旅程呢?我想起中国台湾作家张晓风的散文句子:“人声嘈杂,人潮汹涌,有谁回顾那曾经蠕动的生命,有谁怜惜那永不能回到海中的游魂?”
在喝一杯清凉解暑的草燕时,也请致敬平潭渔民耕海而获的辛苦吧。同时,对凝结大海背影犹如琥珀般的海石花,也存一份感激——慢悠悠地饮用时,你是否聆听到了远海的海潮声声?
作者简介
小山,本名贾秀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创作出版童书、散文集、诗集多部。
最热评论